靜思晨語法譬如水100-四流造一切罪: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幸福奉學網
跳轉到: 導覽搜尋
 
第 1 行: 第 1 行:
 
==1.幸福奉學==
 
==1.幸福奉學==
【證嚴上人開示】
+
我們在《靜思晨語。法譬如水。四住地》已經說過:「四住」。
我們昨天不是說過「四住」。「四住地」,我們都在說我們的心地,心地要好好調好。我們如果心地沒有調好,就會生出毛病。
+
 
常常提到四大,一切的毛病災難,都是因為四大不調。地、水、火、風,這叫做四大不調。我們的身體如果有病痛,也是叫做四大不調。
+
「四住地」——就是說我們的「心地。」心地要好好調好。如果心地沒有調好,就會生出毛病。
我們心理的生、住、異、滅,也是四種煩惱不調,變成無明煩惱。心地沒有好好調好,我們的思想見解就會偏差,就會產生毛病。所以我們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調心,真的心地要調好。
+
 
接下來就是「四流」。
+
常常提到「四大」,一切的毛病災難都是因為四大不調。若是「地、水、火、風」不調,這就叫做「四大不調」。我們的身體如果有病痛,也叫做四大不調。
或因四流造一切罪
+
 
四流:
+
我們心理的「生、住、異、滅」,也是四種煩惱不調,變成無明煩惱。心地沒有好好調好,我們的思想見解就會偏差,就會產生毛病。所以我們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要調心,真的要將心地調好。
欲流、有流
+
 
見流、無明流
+
接下來就是「四流」。我們接著解釋懺文:「或因四流造一切罪」。
「流」就是流動的意思。我們知道我們的心要能定,我們要有戒,心才能定,心定才能生慧。
+
 
不過,凡夫常常都不能把我們的心約束好,所以變成惑。惑就是「煩惱」,煩惱就是受外面的境界所牽引。
+
「流」就是流動的意思。我們知道若是我們的心要能「定」,我們就知道要有「戒」要遵守,如此心才能定,「心定」才能「生慧」。
我們都是貪一時境界當前的欲,所以欲的樂境,就使我們的心再起惑。所以四流的第一流,叫做「欲流」。
+
 
欲流就是凡夫在欲界中,就是貪求慾念,貪求我們眼前一時的快樂。我快樂所以我喜歡,有什麼事不可以!為所欲為,在這之間,自然就會使我們惑、迷惑。
+
不過凡夫常常都不能把我們的心約束好,所以變成「惑」。惑就是「煩惱」,煩惱就是「受外面的境界所牽引」。
所以「惑眼牽心」,一切境界迷惑了我們的眼根,因為我們的眼根,不斷緣著外面的境界,由我們的無明,來迷惑我們的眼根,去緣著外面的塵境,所以又牽引我們的心動起來,所以叫做「惑眼牽心」。這樣就讓我們的心開始流動起來。
+
 
流就是不定的意思,動就是動搖。修行者若有這分動搖的心,這就是定力不夠!
+
我們都是貪一時境界當前的欲,所以欲的樂境,就使我們的心再起惑。
平時人事物的境界。我們明明知道,戒,我們要守好我們的規矩,守好我們的規戒,守好我們一念心的淨念。不受聲、色,什麼人說什麼聲音,我們都不會受,這個聲音傳來的是非,動搖我們的心,這樣才是真正的修行。
+
 
除了天地萬物,有形有色的東西,會牽動我們的心,最可怕的就是色欲!男女感情或是同性感情,這都會顛倒人生。所以這叫做「欲流」。
+
所以四流的第一流,叫做「欲流!」
欲流會惑眼牽心,使我們無明煩惱顛倒,所以又再牽引,人生的是非、煩惱、苦難。
+
 
心沒有約束好
+
「欲流」就是凡夫在欲界中,就是貪求慾念,貪求我們眼前一時的快樂。「我快樂所以我歡喜,有什麼事不可以!」如此這般的為所欲為,在這之間的貪欲自然會使我們迷惑。
感官受外境牽引
+
 
貪著眼前的欲樂
+
所以「惑眼牽心」,一切境界迷惑了我們的眼根——因為我們的眼根,不斷緣著外面的境界,由我們的無明,來迷惑我們的眼根,去緣著外面的塵境,所以又牽引我們的心動起來,所以叫做「惑眼牽心」。這樣就讓我們的心開始流動起來。
生出種種煩惱
+
 
謂之「欲流」
+
「流」就是「不定」的意思,「動」就是「動搖」。修行者若有這分動搖的心,這就是定力不夠!
第二叫做「有流」。  
+
 
看,我們凡夫禁不了欲,就會造成很多,人倫道德的種種敗壞;惡的行為之後,就有煩惱來擾亂我們的定心。我們人若能循規蹈矩,行於人倫軌道,心就能很平穩。
+
平時人事物的境界。我們明明知道「戒」—要—守好我們的規矩,守好我們的規戒,守好我們一念心的淨念。不受聲、色,什麼人說什麼聲音,我們都不會受這個聲音傳來的是非動搖我們的心,這樣才是真正的修行。
所以心不要起動,我們若是起了動念,真的會逾越做人的規矩。脫離了規律,這樣的人生就苦了,心就被縛住了。所以第二叫做「有流」,就是已經有了,造成了,有了這種煩惱。
+
 
放縱欲望
+
除了天地萬物,有形有色的東西會牽動我們的心,最可怕的就是色欲!無論是男女感情或是同性感情,這都會顛倒人生。所以這叫做「欲流」。
敗壞人倫道德
+
 
導致煩惱纏縛於心
+
欲流->會惑眼牽心,使我們無明煩惱顛倒,所以->又再牽引人生的是非、煩惱、苦難。
謂之「有流」
+
 
第三叫做「見流」。見流就是觀念、意見。我們既然做了錯誤的事,我們的心已經被縛住了,煩惱覆心,煩惱將我們的心整個遮蓋起來。
+
第二叫做「有流」。
看看,有多少人錯了,卻怕人知道。這就是以前一直在說的,「煩惱覆心。」愈是做錯的人,愈會說謊;愈是造成罪業的人,愈是逃避,心愈黑暗。所以這都是見解。
+
 
看看,在慈濟,如此浩蕩長的隊伍裡面,過去同樣也有錯誤的人生,但是他能及時回頭。錯了,錯了以後,我的心應該要自我解脫,解開我們的心。要解開心的一個方法,就是要發露懺悔。
+
「有」,看我們凡夫,禁不了欲就會造成很多人倫道德的種種敗壞;惡的行為之後,就有煩惱來擾亂我們的定心。我們若能循規蹈矩,行於人倫軌道,心就能很平穩。
所以我們在寺院,每天都在念懺悔,懺悔就是發露。其實光是看文字,以口念懺悔,是否有進入我們的心?有沒有警惕我們的心?向著佛念,其實我們自己隨著文字,是否有進入心境?若能進入心境,我們就能提高警覺,就能立刻改過。
+
 
經者道也,道者路也。經就像一條路,因為它是道。我們在看經就像在看路。回頭看,我們的路有沒有走錯?向前走,路往哪裡去要很謹慎。如果走錯路了,就要及時把方向轉正;若是對的方向,我們要謹慎用心走。這才真正是讀經的意思。
+
所以心不要起動,若是起了動念,真的會逾越做人的規矩。脫離了規律,這樣的人生就苦了,心就被縛住了。所以第二叫做「有流」——就是已經有了,造成了有了這種煩惱。
讀經就像在看路
+
 
要時時提高警覺
+
第三、就叫做「見流」。「見流」就是「觀念、意見」。
自我檢視
+
 
方向偏了要及時轉正
+
我們既然做了錯誤的事情,我們的心已經被縛住了,煩惱覆心——煩惱將我們的心整個遮蓋起來。
方向對了就更用心走
+
 
此為讀經的真意
+
看看有多少人,錯了卻怕人知道。這就是以前一直在說的:「煩惱覆心。」愈是做錯的人愈會說謊;愈是造成罪業的人愈是逃避,心愈黑暗。所以這都是見解。
但是我們人,讀經就這樣讀過去了。在佛前念經,雖然我們一直說,我要懺悔、我要發願。不斷一直念。但是佛陀若是用木雕泥塑的,慈悲不會對你反應,你再有錯也不會反應
+
 
最重要的,我們要更上一層樓,人人都是佛!所以我們心靈的境界,應該要再提升到,我自己也是佛,我的面前人人都是佛。因為佛陀這樣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只要我們的心清淨,回歸佛的本性,其實我們立地是佛。
+
看看在慈濟,如此浩蕩長的隊伍裡面,過去同樣也有錯誤的人生,但是他能及時回頭。錯了以後,我的心應該要自我解脫,解開我們的心。要解開心的一個方法,就是要發露懺悔。
不過,我們滿心煩惱,我們還是凡夫。但是我們要尊重他人,他們心地清淨,人人是佛。而且他們能為人群付出,現在是菩薩。
+
 
所以我們能面對這麼多佛菩薩,訴說我過去有這樣這樣的錯誤,我現在知錯了,感恩有人牽引我,牽引到菩薩的道路。我現在要精進往菩薩道路走,過去的錯誤,我要懺悔過去。現在我要保持清淨心,讓你們知道,我過去曾經這樣,我現在發心發願,請大家為我證明。我會這樣改、我會這樣做。這就是最好的懺悔、最好的發願。
+
所以我們在寺院,每天都在念懺悔,懺悔就是發露。
因為人人都有羞恥之心,我已經跟你說,我以前怎麼壞、怎麼壞?我也已經跟你說,我要改了!我現在就不能不改。所以人啊,我如果不改,你會去告訴別人,我過去怎麼壞;我現在如果不改,你會去告訴別人,我會被人笑,所以我要警惕。像這樣,我們的觀念才真的能轉過來,心的縛著也能解開。
+
 
我們如果又聽到有人說,什麼人說你怎麼樣!你會說,對啊!我已經都和人說過了。所以我們也很自在。
+
其實光是看文字,以口念懺悔,有沒有進入我們的心?有沒有警惕我們的心?向著佛念,其實我們自己,隨著文字有沒有進入心境?若能進入心境,我們就能提高警覺,就能立刻改過。
 +
 
 +
「經者道也,道者路也」。「經」就像一條路,因為它是「道」。
 +
 
 +
我們在看經就像在看路。回頭看,我們的路有沒有走錯?向前走,路往哪裡去要很謹慎。如果走錯路了,就要及時把方向轉正;若是對的方向,我們要謹慎用心走。這才真正是讀經的意思。
 +
 
 +
但是我們讀經,就這樣讀過去了。在佛前唸經,雖然我們一直說:「我要懺悔、我要發願。」不斷一直念。但是佛陀若是用木雕泥塑的,慈悲就不會對你反應,你再有錯也不會反應。
 +
 
 +
最重要的,我們要人人更上一層樓,人人都是佛!所以我們心靈的境界,應該要再提升到:「我自己也是佛,我的面前人人都是佛。」因為佛陀這樣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只要我們的心清淨,回歸佛的本性,其實我們立地是佛。
 +
 
 +
不過我們滿心都是煩惱,所以我們還是凡夫。但是要尊重他人,他們心地清淨,人人是佛。而且他們能為人群付出,現在是菩薩。
 +
 
 +
所以我們能面對這麼多佛菩薩,訴說:「我過去有這樣這樣的錯誤,我現在知錯了,感恩有人牽引我,牽引到菩薩的道路。我現在要精進往菩薩道路走,過去的錯誤,我要懺悔過去。現在我要保持清淨心,讓你們知道我過去曾經這樣,我現在發心發願,請大家為我證明。我會這樣改、這樣做。」這就是最好的懺悔、最好的發願。
 +
 
 +
因為人人都有羞恥之心,我已經跟你說:「我以前怎麼壞、怎麼壞?」我也已經跟你說:「我要改了!」我現在就不能不改。所以我如果不改,你會去告訴別人,我過去怎麼壞;我現在如果不改,你會去告訴別人,我會被人笑,所以我要警惕。像這樣,我們的觀念就能轉過來,心的縛著也能解開。
 +
 
 +
我們如果又聽到:「什麼人說你怎樣啊!」你會說:「對啊!我已經都和人說過了。」所以我們也很自在。
 +
 
 
雖然過去做了錯誤的事情,我們坦白表露,就不必再怕人知道,心就不必再被煩惱縛住,這樣我們的見解才能開通。
 
雖然過去做了錯誤的事情,我們坦白表露,就不必再怕人知道,心就不必再被煩惱縛住,這樣我們的見解才能開通。
 +
 
所以「見流」,是因為前面的心,有煩惱、有束縛。只要煩惱束縛開放之後,觀念就能開通,這叫做「見流」。
 
所以「見流」,是因為前面的心,有煩惱、有束縛。只要煩惱束縛開放之後,觀念就能開通,這叫做「見流」。
見流就是三界的見惑,所以煩惱就是眼前的境界,已做之後的心境;或是做了以後心的束縛。都差不多是這些。
+
 
煩惱層層覆心
+
見流就是「三界的見惑」,所以煩惱就是眼前的境界,已作之後的心境;或是做了以後心的束縛。都差不多是這些。
思想見解愈趨偏差
+
 
謂之「見流」
+
再來就是「無明流」。「無明」也是「三界的見思惑」。
若能發露懺悔
+
 
心不被煩惱縛住
+
無論是在眼前、或是過去、或是未來,這種迷惑就是從無明起。所以我們對境分別好事、壞事,這就是過去、現在、未來,我們面對的境,種種好或壞,都會使我們的觀念和思想,會起無明和迷惑,這種境界會不斷增長。無論是累積在現在、過去、未來,這種煩惱就是不斷累積。
觀念開通
+
 
就能解脫自在
+
我常說:「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我們這一生,是承著過去的業力而來,有了這個業力和現在的助緣,所以業的種子,和現在的助緣牽動起來。這股力量讓你由不得自己,所以由不得自己,又再造惡因,又再結惡緣,將來再成惡果。
再來就是「無明流」。無明也是三界的見思惑。無論是在眼前、或是過去、或是未來,這種迷惑就是從無明起。所以我們對境分別好事、壞事,這就是過去、現在、未來,我們面對的境,種種好或壞,都會使我們的觀念和思想,會起無明和迷惑,這種境界會不斷增長。無論是累積在現在、過去、未來,這種煩惱就是不斷累積。
+
 
我常常說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我們這一生,是承著過去的業力而來,有了這個業力和現在的助緣,所以業的種子,和現在的助緣牽動起來。這股力量讓你由不得自己,所以由不得自己,又再造惡因,又再結惡緣,將來再成惡果。
+
這種「見」和「惑」的境界,又讓我們增加。增加什麼呢?增加憎恨的人,增加愛追求的人。這種憎恨的無明,又在這裡糾結增長,這都叫做「無明」——「無明的流動」。
這種見和惑的境界,又讓我們增加。增加什麼呢?增加憎恨的人,增加愛追求的人。這種憎恨的無明,就是又在這裡糾結增長,這都叫做無明,無明的流動。
+
 
由愚癡所生的煩惱
+
學佛我們要知道,就是這股無名的流動牽引的力量,它又再牽引我們的身口。
謂之「無明流」
+
 
無明的流動牽引
+
這股力量說來很奧秘,由不得自己,使我們的心不斷不斷隨著境界牽動。
將使人不由自主的
+
 
造作出惡因惡緣
+
過去我們也說過「身口七支」——口有四:「妄言、綺語、兩舌、惡口」共計有四項;我們的身體有「殺、盜、淫」這三項。這身口七支由我們的「無明見思惑」中升起。
結出惡果。
+
 
學佛,我們要知道,就是這股無名的流動,牽引的力量,它又再牽引我們的身口。
+
無論是「見思之惑」或是「無明之惑」,就是貪瞋癡不斷在牽動。這樣我們就會在三界之中無法脫離!所以見解實在是很重要。
這股力量實在是說來很奧秘,由不得自己,使我們的心,不斷不斷隨著境界牽動。
+
 
過去我們也說過身口七支,口有四,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有四項;我們的身體有殺、盜、淫這三項。這身口七支,由我們的無明見思惑,見思之惑、無明之惑,就是貪瞋癡,不斷在牽動。這樣我們就會在三界之中,無法脫離!所以見解實在是很重要。
+
同樣在人生中,有很多我們面對的境界,讓我們心生慾念。心有了慾念,顛倒人生就受苦;有了苦就受它束縛;受了束縛後,觀念、迷惑,一層一層疊上去。既然做了錯了,還怕人知道,真的是很辛苦的事。
同樣在人生中,有很多我們面對的境界,讓我們心生欲念。心有了欲念,顛倒人生就受苦;有了苦就受它束縛;受了束縛後,觀念、迷惑,一層一層疊上去。既然做了錯了,還怕人知道,真的是很辛苦的事。
+
 
 
所以這種粗重的煩惱,就是在我們的生命中流動,所以叫做「四流造一切罪。」
 
所以這種粗重的煩惱,就是在我們的生命中流動,所以叫做「四流造一切罪。」
各位,我們要真正用心,我們的心要好好顧守好,不要受流動的煩惱,影響我們脫離了軌道。所以時時要多用心!
+
 
 +
各位,我們要真正用心,我們的心要好好顧守好,不要受流動的煩惱影響我們脫離了軌道。
 +
 
 +
所以時時要多用心啊!
 
==2.幸福分享==
 
==2.幸福分享==
  
2-1 幸福影片連結---[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4ZtAbiUMEAs 靜思晨語法譬如水096-四流造一切罪]
+
2-1 幸福影片連結---[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4ZtAbiUMEAs 靜思晨語法譬如水100-四流造一切罪]
  
 
==3.幸福茶香==
 
==3.幸福茶香==

2013年1月5日 (六) 11:25的最新修訂版本

目錄

1.幸福奉學

我們在《靜思晨語。法譬如水。四住地》已經說過:「四住」。

「四住地」——就是說我們的「心地。」心地要好好調好。如果心地沒有調好,就會生出毛病。

常常提到「四大」,一切的毛病災難都是因為四大不調。若是「地、水、火、風」不調,這就叫做「四大不調」。我們的身體如果有病痛,也叫做四大不調。

我們心理的「生、住、異、滅」,也是四種煩惱不調,變成無明煩惱。心地沒有好好調好,我們的思想見解就會偏差,就會產生毛病。所以我們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要調心,真的要將心地調好。

接下來就是「四流」。我們接著解釋懺文:「或因四流造一切罪」。

「流」就是流動的意思。我們知道若是我們的心要能「定」,我們就知道要有「戒」要遵守,如此心才能定,「心定」才能「生慧」。

不過凡夫常常都不能把我們的心約束好,所以變成「惑」。惑就是「煩惱」,煩惱就是「受外面的境界所牽引」。

我們都是貪一時境界當前的欲,所以欲的樂境,就使我們的心再起惑。

所以四流的第一流,叫做「欲流!」

「欲流」就是凡夫在欲界中,就是貪求慾念,貪求我們眼前一時的快樂。「我快樂所以我歡喜,有什麼事不可以!」如此這般的為所欲為,在這之間的貪欲自然會使我們迷惑。

所以「惑眼牽心」,一切境界迷惑了我們的眼根——因為我們的眼根,不斷緣著外面的境界,由我們的無明,來迷惑我們的眼根,去緣著外面的塵境,所以又牽引我們的心動起來,所以叫做「惑眼牽心」。這樣就讓我們的心開始流動起來。

「流」就是「不定」的意思,「動」就是「動搖」。修行者若有這分動搖的心,這就是定力不夠!

平時人事物的境界。我們明明知道「戒」—要—守好我們的規矩,守好我們的規戒,守好我們一念心的淨念。不受聲、色,什麼人說什麼聲音,我們都不會受這個聲音傳來的是非動搖我們的心,這樣才是真正的修行。

除了天地萬物,有形有色的東西會牽動我們的心,最可怕的就是色欲!無論是男女感情或是同性感情,這都會顛倒人生。所以這叫做「欲流」。

欲流->會惑眼牽心,使我們無明煩惱顛倒,所以->又再牽引人生的是非、煩惱、苦難。

第二叫做「有流」。

「有」,看我們凡夫,禁不了欲就會造成很多人倫道德的種種敗壞;惡的行為之後,就有煩惱來擾亂我們的定心。我們若能循規蹈矩,行於人倫軌道,心就能很平穩。

所以心不要起動,若是起了動念,真的會逾越做人的規矩。脫離了規律,這樣的人生就苦了,心就被縛住了。所以第二叫做「有流」——就是已經有了,造成了有了這種煩惱。

第三、就叫做「見流」。「見流」就是「觀念、意見」。

我們既然做了錯誤的事情,我們的心已經被縛住了,煩惱覆心——煩惱將我們的心整個遮蓋起來。

看看有多少人,錯了卻怕人知道。這就是以前一直在說的:「煩惱覆心。」愈是做錯的人愈會說謊;愈是造成罪業的人愈是逃避,心愈黑暗。所以這都是見解。

看看在慈濟,如此浩蕩長的隊伍裡面,過去同樣也有錯誤的人生,但是他能及時回頭。錯了以後,我的心應該要自我解脫,解開我們的心。要解開心的一個方法,就是要發露懺悔。

所以我們在寺院,每天都在念懺悔,懺悔就是發露。

其實光是看文字,以口念懺悔,有沒有進入我們的心?有沒有警惕我們的心?向著佛念,其實我們自己,隨著文字有沒有進入心境?若能進入心境,我們就能提高警覺,就能立刻改過。

「經者道也,道者路也」。「經」就像一條路,因為它是「道」。

我們在看經就像在看路。回頭看,我們的路有沒有走錯?向前走,路往哪裡去要很謹慎。如果走錯路了,就要及時把方向轉正;若是對的方向,我們要謹慎用心走。這才真正是讀經的意思。

但是我們讀經,就這樣讀過去了。在佛前唸經,雖然我們一直說:「我要懺悔、我要發願。」不斷一直念。但是佛陀若是用木雕泥塑的,慈悲就不會對你反應,你再有錯也不會反應。

最重要的,我們要人人更上一層樓,人人都是佛!所以我們心靈的境界,應該要再提升到:「我自己也是佛,我的面前人人都是佛。」因為佛陀這樣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只要我們的心清淨,回歸佛的本性,其實我們立地是佛。

不過我們滿心都是煩惱,所以我們還是凡夫。但是要尊重他人,他們心地清淨,人人是佛。而且他們能為人群付出,現在是菩薩。

所以我們能面對這麼多佛菩薩,訴說:「我過去有這樣這樣的錯誤,我現在知錯了,感恩有人牽引我,牽引到菩薩的道路。我現在要精進往菩薩道路走,過去的錯誤,我要懺悔過去。現在我要保持清淨心,讓你們知道我過去曾經這樣,我現在發心發願,請大家為我證明。我會這樣改、這樣做。」這就是最好的懺悔、最好的發願。

因為人人都有羞恥之心,我已經跟你說:「我以前怎麼壞、怎麼壞?」我也已經跟你說:「我要改了!」我現在就不能不改。所以我如果不改,你會去告訴別人,我過去怎麼壞;我現在如果不改,你會去告訴別人,我會被人笑,所以我要警惕。像這樣,我們的觀念就能轉過來,心的縛著也能解開。

我們如果又聽到:「什麼人說你怎樣啊!」你會說:「對啊!我已經都和人說過了。」所以我們也很自在。

雖然過去做了錯誤的事情,我們坦白表露,就不必再怕人知道,心就不必再被煩惱縛住,這樣我們的見解才能開通。

所以「見流」,是因為前面的心,有煩惱、有束縛。只要煩惱束縛開放之後,觀念就能開通,這叫做「見流」。

見流就是「三界的見惑」,所以煩惱就是眼前的境界,已作之後的心境;或是做了以後心的束縛。都差不多是這些。

再來就是「無明流」。「無明」也是「三界的見思惑」。

無論是在眼前、或是過去、或是未來,這種迷惑就是從無明起。所以我們對境分別好事、壞事,這就是過去、現在、未來,我們面對的境,種種好或壞,都會使我們的觀念和思想,會起無明和迷惑,這種境界會不斷增長。無論是累積在現在、過去、未來,這種煩惱就是不斷累積。

我常說:「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我們這一生,是承著過去的業力而來,有了這個業力和現在的助緣,所以業的種子,和現在的助緣牽動起來。這股力量讓你由不得自己,所以由不得自己,又再造惡因,又再結惡緣,將來再成惡果。

這種「見」和「惑」的境界,又讓我們增加。增加什麼呢?增加憎恨的人,增加愛追求的人。這種憎恨的無明,又在這裡糾結增長,這都叫做「無明」——「無明的流動」。

學佛我們要知道,就是這股無名的流動牽引的力量,它又再牽引我們的身口。

這股力量說來很奧秘,由不得自己,使我們的心不斷不斷隨著境界牽動。

過去我們也說過「身口七支」——口有四:「妄言、綺語、兩舌、惡口」共計有四項;我們的身體有「殺、盜、淫」這三項。這身口七支由我們的「無明見思惑」中升起。

無論是「見思之惑」或是「無明之惑」,就是貪瞋癡不斷在牽動。這樣我們就會在三界之中無法脫離!所以見解實在是很重要。

同樣在人生中,有很多我們面對的境界,讓我們心生慾念。心有了慾念,顛倒人生就受苦;有了苦就受它束縛;受了束縛後,觀念、迷惑,一層一層疊上去。既然做了錯了,還怕人知道,真的是很辛苦的事。

所以這種粗重的煩惱,就是在我們的生命中流動,所以叫做「四流造一切罪。」

各位,我們要真正用心,我們的心要好好顧守好,不要受流動的煩惱影響我們脫離了軌道。

所以時時要多用心啊!

2.幸福分享

2-1 幸福影片連結---靜思晨語法譬如水100-四流造一切罪

3.幸福茶香

3-1


4.幸福彩虹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