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法譬如水123-環境能造就一切: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第 1 行: | 第 1 行: | ||
==1.幸福奉學== | ==1.幸福奉學== | ||
− | + | 時日不斷過去,每天所接觸到的外面的世界,真的是苦不堪言,不論是任何天災,普天之下何其苦啊! | |
− | + | ||
− | + | 回歸到我們修行的原點,看看我們外在的世界,我們是何其的有福啊!大家應該要知福、惜福,在這個福群中,我們要不斷再造福。 | |
− | + | ||
− | + | 禍和福就是差一點點而已。如果用中文字寫出來看,也只是差一點點而已;或者是用禍和福來說,也只是一個心念一轉而已。 | |
− | + | ||
− | + | 我們若能人人都保持住這分平靜、和氣、互愛的心,天下哪有什麼人禍呢?人人的心若都能夠保持著這分清淨無染的愛,這不也就是一個真正光明和睦的世界嗎?所以,凡是都是講究一念心啊! | |
− | + | ||
− | + | 修行也是一樣,完全就是講究一念心。修行者如果心念沒有顧守好,一念之差那就會無明微動。我們在《靜思晨語。法譬如水。成就自我的人格》當中已經說過,若是讓我們的無明稍微微動,雖然只是一點點,但是其它的無明也就連續不斷的動了起來,那就不可收拾。一切的苦因苦本,無不都是從一念心來。 | |
− | + | ||
− | + | 我們在《靜思晨語。法譬如水。成就自我的人格》當中也都說過「根」和「塵」,若是這個根和塵會合起來能夠引誘我們的「心」動,就是因為我們還沒有透徹一真如的法,就是沒有去透徹人人都有清淨的本性。我們若是能夠把人人本來具有的清淨本性都透徹了,還有什麼能夠來引誘我們呢? | |
− | + | ||
− | + | 所以就像天空無痕,無論是什麼東西從這個空間經過,它也是無痕無跡,所以我們要修行,就是要修這一念心。所以我們不要說,不達真如法界,就是凡夫。 | |
− | + | ||
− | + | 希望我們真如的道理就是說清淨的本性,我們一定要好好去探究清淨的本性,好好保護我們的清淨本性,不要受到外面的境界所引誘。因為境界是歸於境界,都是因為我們自己去緣了這個境,所以這些境界才會進入到我們的內心當中。 | |
− | + | ||
− | + | 「不見為清淨;不聞無污染」,我們若是見而無見、聞而不聞,這樣我們就不會讓我們的心被污染。這當然需要從人群當中去磨練,磨練出我們這分對境不生心。無論你用什麼樣的境界來對待我,我都是一樣用平常心、平等心、尊重心來對待。人人若都能如此,那還有什麼樣的境界可以動搖我們的心呢? | |
− | + | ||
− | + | 我們的內心會去微動,就是因為在境界之中。所以我們說了:「忽然妄念微動。」就是因為我們不了解這個真如、一法界、真如的本性,所以我們面前對境的時候,忽然間由不得自己,妄年就微動起來了。若是你再有一些小小的振動,那就會狂風大做了。所以希望大家這句話要好好聽進去。 | |
− | + | ||
− | + | 這個「枝末無明」就是相對於「根本無明」而用這個名詞來代表,因為就像是一棵樹,要先有大地和樹幹,才會有枝葉可以一直伸展開去。所以,我們若能夠將這個心地就像樹幹和大地一般,若是斷掉了因緣,就如同斷掉了樹木賴以生存的水分和肥料,所說的「水」就是「無明水」,或者是無明的緣,我們若是先把這些斷掉了,那我們心中的無明樹就會乾枯掉了。無明的樹若是乾枯掉了,自然這棵無明樹的枝末,不論是在空氣中、在境界中,自然都不會在發芽,就會完全凋謝了。 | |
− | + | ||
− | + | 所以無明也如同一棵樹,如果枝葉可以長得很茂盛,就表示這個樹根的吸收力很強。我們若用一念無明的心來吸收外面的境界,罪業就會愈做愈重。所以有了根本就會長出枝末,枝末有了根本的支持,所以它才會一直茂盛起來。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要斷根本,要斷根,才不會再受無明的水分一直灌溉、一直滋潤,就不會有這種惡業一直現前、成果。 | |
− | + | ||
− | + | 再來就是說:「依此根本無明而起業相」。我們因為有根本無明,而引起業相現前,形成了我們的業相。本來心在起念頭沒有人看到,然而這個根對著外面的塵,看到了境界的時候,我們的心中就起了一念的煩惱,忍不下來,自然我們就現行出來。 | |
− | + | ||
− | + | 有人說:「心惡無人知。」老實說,心在起煩惱怎麼會有人知道呢?就是因為我們已經現行——表現在外面了。看看當我們高興的時候,表現在外的就是笑啊!快樂啊!歡喜啊!不高興的時候,我們就會整個臉都扳下來。不論是喜或者是樂,乃至於一切的喜怒哀樂,這些根本都是由我們的心去緣外面的境,所以因為有這個根本無明,而起業相。 | |
− | + | ||
− | + | 我們的心有了無明。就容易被外面的境界給誘引了出去,然後又在把外面的境界拉回到我們的心中。所以才會環環不斷輪轉。所以高興或不高興,都是來自於我們的內心,從內心發起而表現在外的就成為我們的形態,又從我們本身的形態去招惹更多外面的形相,所以這種業相、見相、境界相,這就是在我們的根塵和心靈的煩惱。 | |
− | + | ||
− | + | 本來都是很微細的,「根歸根、塵歸塵」本來是互不相干的,我們的眼睛和外面的境界有什麼關係呢?其實一點關係都沒有,既然沒關係,怎麼又會去和它會合呢?又因為如此的會合,導至於現出我們心的造作? | |
− | + | ||
− | + | 所以說起來,我們人的這種心理、生理、物理等等很奇妙,這些很微細的東西結合起來,就變成了「枝末無明」。 | |
− | + | ||
− | + | 所以煩惱的名相,說起來很簡單,只是因為對境了而已。所以我們要處理的只有一項,人云:「抓賊要抓賊頭。」賊頭若是抓得起來,頭緒如果抓得到,其他的事情就好解決了。所以說:「我們要知心,我們要自己知道自己的心。」所以師父才會常常對大家說:「我們要問心,常自問心。我們要常常自己問自己的心,我的心是不是很平靜?我的心是不是會讓我的心去牽引塵呢?我們的見解是只有智或者是慧呢?」 | |
− | + | ||
− | + | 這個知,光是一個「知」字的學問就很大了,我們常說「知識、知識」,以及我們常常在說的「智識份子」,其實叫做「知識分子」。知就是說,只是用眼睛去看表面的現象而學到的知識。就像是「喔!我知道了,一顆樹嗎!」「是樹嗎?不是草嗎?」「不是啊!草就是從地上找出來,嫩嫩的東西就是草啦!」看,像這樣就是知和識。 | |
− | + | ||
− | + | 瞭解,看到了,我懂了。知道這棵大棵的就是樹,知道覆蓋在土地上的叫做草。草有雜草等等…這樣的去分別有很多種類的草;樹有樹名,什麼樹?去分別。這叫做知識。 | |
− | + | ||
− | + | 若是「智」,我們不但可以看到外面的境界,能夠去分別事物,每一樣都知道以外,之後它是光明的、明朗的,沒有一點的污染,這才是真正的智。更重要的就是慧,因為如果我們有智以外,我們還有慧的話,我們才能夠自觀自性。我們觀我們的自性,知道我們也有一真法界的本性,知道本性本來就是清淨。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智慧」。 | |
− | + | ||
− | + | 我們若是欠缺了智慧,自然會生出很多的無明。所以我們現在所要說的就是「五住地」當中的第五個「無明住地」,又叫做「根本無明」。 | |
− | + | ||
− | + | 前面的四住地,都是再說什麼呢?就是「見、思、惑」。 | |
− | + | ||
− | + | 「見」就是我們的見解,我們的思惟,我們內心的無明、惑等等…這都是叫做無明。這些四住地,都是枝末的無明。到了地五住地,才是說「根本無明」。所以這四住簡單的說,就是三界見思的煩惱。三界大家應該都知道,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 | |
− | + | ||
− | + | 我們現在開始說的第一,就是「見一切住地」——三界一切見惑。其實見一切住地,我們的觀念其實普遍一切,到三界一切的見惑,這就是我們平時我們的見解、我們的思惟,真的是很普遍。環境真的很大,周圍很大,所以見一切住地。 | |
− | + | ||
− | + | 第二就是「欲愛住地」。欲愛住地就是在「欲界」,我們心靈的欲,心靈常常在起惑。剛剛所說得是心靈當中的見解,現在所說的就是若我們的心中有了見,因為見而起了欲,開始就會有思惑。所以說「欲界一切的思惑都是在我們的心中。」我們心中的欲門若是打開,一切的思想、思考,然後愈想愈思。 | |
− | + | ||
− | + | 這個「思想」兩字,常常對大家介紹,想是一個相和心,思是田和心。田就是要耕作,而當我們的心緣著了外面的境界之後,在我們的內心當中,不斷不斷地在造作,在製造無明,所以稱「思惑」。 | |
− | + | ||
− | + | 第三,是「色愛住地」。就是「色界一切之思惑」。這裡所說的色界,就是我們所看到的一切、一切,無論是一粒砂、一點點的微塵,你看得到的,也會在那裡起了煩惱。在一切的境界當中,只要你看得到,接觸得到,內心會起煩惱,這些都稱作思惑。 | |
− | + | ||
− | + | 第四,稱為「有愛住地」。就是「無色界的一切思惑」,剛才是看得到的,現在所說得是就算是看不到的東西,但是也同樣會讓我們的內心非常迷惑。我們常常人在這個地方,想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明明我們擁有這個東西,已經想到:「如果我可以擁有的事項東西,能夠比別人更好,那不是更好嗎?」想要好,還要更好…這就是我們眾生煩惱無邊界,沒有一個邊際。 | |
− | + | ||
− | + | 所以,在這樣無邊無際的苦海當中,人生受苦受難,就是起於這念無明。所以把前面已經說過的這些「四住地」,又再加上「無明住地」,合起來稱為「五住地煩惱」。 | |
+ | |||
+ | 各位,學佛就要能夠明白,其實我們所有的這些煩惱是從哪裡而來的?全部都是一念心而已。所以有句話說:「人本無惡。」人人本來都沒有惡,其實人人都是如同一真如法界一般,大家都很乾淨。 | ||
+ | |||
+ | 但是我們自己去污染,所以才會說:「人本無惡,習近惡。」這樣的智識才會產生了惡。就是因為我們人人就是去「習近」。 | ||
+ | |||
+ | 人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就是「習」,本來是如同一真如法界的性大家都一樣,因為去學習到了污染的習氣,所以才會造成人有為善與惡的差別。所以我們去看、去學,學了很多,慢慢接近了惡;我們若是接近了惡,終究必將種下惡根,我們一定會種下惡根。 | ||
+ | |||
+ | 我們若是接近這些惡習,接近懈怠,那你一定就是會墮落。所以我們要接近精進的人,我們若是接近精進的人,我們一定就會精進;若是接近懈怠的人,你一定就是墮落懈怠。這都叫做熏息,就是環境對我們的影響。 | ||
+ | |||
+ | 所以我們若是「習於惡」,我們必定會種下無明的根,永遠都在黑暗之中。所以我們的心是要朝向黑暗?或者是要趨向光明?就要在這些的境界當中,好好珍惜這個境界,我們要惜福,我們要珍惜有這樣的福,如此我們才能夠再去造福,這叫做利己利他人。 | ||
+ | |||
+ | 各位,請大家要多用心,好好照顧我們的這念心。根和塵我們要好好分明地把他們分離開,不可以用根引塵進入我們的心。請大家要懂得照顧慧命。 | ||
==2.幸福分享== | ==2.幸福分享== | ||
− | 2-1 幸福影片連結---[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08ekW56yD2c | + | 2-1 幸福影片連結---[http://www.youtube.com/watch?feature=player_embedded&v=08ekW56yD2c 靜思晨語法譬如水123-環境能造就一切] |
==3.幸福茶香== | ==3.幸福茶香== |
2013年1月5日 (六) 10:42的最新修訂版本
目錄 |
1.幸福奉學
時日不斷過去,每天所接觸到的外面的世界,真的是苦不堪言,不論是任何天災,普天之下何其苦啊!
回歸到我們修行的原點,看看我們外在的世界,我們是何其的有福啊!大家應該要知福、惜福,在這個福群中,我們要不斷再造福。
禍和福就是差一點點而已。如果用中文字寫出來看,也只是差一點點而已;或者是用禍和福來說,也只是一個心念一轉而已。
我們若能人人都保持住這分平靜、和氣、互愛的心,天下哪有什麼人禍呢?人人的心若都能夠保持著這分清淨無染的愛,這不也就是一個真正光明和睦的世界嗎?所以,凡是都是講究一念心啊!
修行也是一樣,完全就是講究一念心。修行者如果心念沒有顧守好,一念之差那就會無明微動。我們在《靜思晨語。法譬如水。成就自我的人格》當中已經說過,若是讓我們的無明稍微微動,雖然只是一點點,但是其它的無明也就連續不斷的動了起來,那就不可收拾。一切的苦因苦本,無不都是從一念心來。
我們在《靜思晨語。法譬如水。成就自我的人格》當中也都說過「根」和「塵」,若是這個根和塵會合起來能夠引誘我們的「心」動,就是因為我們還沒有透徹一真如的法,就是沒有去透徹人人都有清淨的本性。我們若是能夠把人人本來具有的清淨本性都透徹了,還有什麼能夠來引誘我們呢?
所以就像天空無痕,無論是什麼東西從這個空間經過,它也是無痕無跡,所以我們要修行,就是要修這一念心。所以我們不要說,不達真如法界,就是凡夫。
希望我們真如的道理就是說清淨的本性,我們一定要好好去探究清淨的本性,好好保護我們的清淨本性,不要受到外面的境界所引誘。因為境界是歸於境界,都是因為我們自己去緣了這個境,所以這些境界才會進入到我們的內心當中。
「不見為清淨;不聞無污染」,我們若是見而無見、聞而不聞,這樣我們就不會讓我們的心被污染。這當然需要從人群當中去磨練,磨練出我們這分對境不生心。無論你用什麼樣的境界來對待我,我都是一樣用平常心、平等心、尊重心來對待。人人若都能如此,那還有什麼樣的境界可以動搖我們的心呢?
我們的內心會去微動,就是因為在境界之中。所以我們說了:「忽然妄念微動。」就是因為我們不了解這個真如、一法界、真如的本性,所以我們面前對境的時候,忽然間由不得自己,妄年就微動起來了。若是你再有一些小小的振動,那就會狂風大做了。所以希望大家這句話要好好聽進去。
這個「枝末無明」就是相對於「根本無明」而用這個名詞來代表,因為就像是一棵樹,要先有大地和樹幹,才會有枝葉可以一直伸展開去。所以,我們若能夠將這個心地就像樹幹和大地一般,若是斷掉了因緣,就如同斷掉了樹木賴以生存的水分和肥料,所說的「水」就是「無明水」,或者是無明的緣,我們若是先把這些斷掉了,那我們心中的無明樹就會乾枯掉了。無明的樹若是乾枯掉了,自然這棵無明樹的枝末,不論是在空氣中、在境界中,自然都不會在發芽,就會完全凋謝了。
所以無明也如同一棵樹,如果枝葉可以長得很茂盛,就表示這個樹根的吸收力很強。我們若用一念無明的心來吸收外面的境界,罪業就會愈做愈重。所以有了根本就會長出枝末,枝末有了根本的支持,所以它才會一直茂盛起來。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要斷根本,要斷根,才不會再受無明的水分一直灌溉、一直滋潤,就不會有這種惡業一直現前、成果。
再來就是說:「依此根本無明而起業相」。我們因為有根本無明,而引起業相現前,形成了我們的業相。本來心在起念頭沒有人看到,然而這個根對著外面的塵,看到了境界的時候,我們的心中就起了一念的煩惱,忍不下來,自然我們就現行出來。
有人說:「心惡無人知。」老實說,心在起煩惱怎麼會有人知道呢?就是因為我們已經現行——表現在外面了。看看當我們高興的時候,表現在外的就是笑啊!快樂啊!歡喜啊!不高興的時候,我們就會整個臉都扳下來。不論是喜或者是樂,乃至於一切的喜怒哀樂,這些根本都是由我們的心去緣外面的境,所以因為有這個根本無明,而起業相。
我們的心有了無明。就容易被外面的境界給誘引了出去,然後又在把外面的境界拉回到我們的心中。所以才會環環不斷輪轉。所以高興或不高興,都是來自於我們的內心,從內心發起而表現在外的就成為我們的形態,又從我們本身的形態去招惹更多外面的形相,所以這種業相、見相、境界相,這就是在我們的根塵和心靈的煩惱。
本來都是很微細的,「根歸根、塵歸塵」本來是互不相干的,我們的眼睛和外面的境界有什麼關係呢?其實一點關係都沒有,既然沒關係,怎麼又會去和它會合呢?又因為如此的會合,導至於現出我們心的造作?
所以說起來,我們人的這種心理、生理、物理等等很奇妙,這些很微細的東西結合起來,就變成了「枝末無明」。
所以煩惱的名相,說起來很簡單,只是因為對境了而已。所以我們要處理的只有一項,人云:「抓賊要抓賊頭。」賊頭若是抓得起來,頭緒如果抓得到,其他的事情就好解決了。所以說:「我們要知心,我們要自己知道自己的心。」所以師父才會常常對大家說:「我們要問心,常自問心。我們要常常自己問自己的心,我的心是不是很平靜?我的心是不是會讓我的心去牽引塵呢?我們的見解是只有智或者是慧呢?」
這個知,光是一個「知」字的學問就很大了,我們常說「知識、知識」,以及我們常常在說的「智識份子」,其實叫做「知識分子」。知就是說,只是用眼睛去看表面的現象而學到的知識。就像是「喔!我知道了,一顆樹嗎!」「是樹嗎?不是草嗎?」「不是啊!草就是從地上找出來,嫩嫩的東西就是草啦!」看,像這樣就是知和識。
瞭解,看到了,我懂了。知道這棵大棵的就是樹,知道覆蓋在土地上的叫做草。草有雜草等等…這樣的去分別有很多種類的草;樹有樹名,什麼樹?去分別。這叫做知識。
若是「智」,我們不但可以看到外面的境界,能夠去分別事物,每一樣都知道以外,之後它是光明的、明朗的,沒有一點的污染,這才是真正的智。更重要的就是慧,因為如果我們有智以外,我們還有慧的話,我們才能夠自觀自性。我們觀我們的自性,知道我們也有一真法界的本性,知道本性本來就是清淨。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智慧」。
我們若是欠缺了智慧,自然會生出很多的無明。所以我們現在所要說的就是「五住地」當中的第五個「無明住地」,又叫做「根本無明」。
前面的四住地,都是再說什麼呢?就是「見、思、惑」。
「見」就是我們的見解,我們的思惟,我們內心的無明、惑等等…這都是叫做無明。這些四住地,都是枝末的無明。到了地五住地,才是說「根本無明」。所以這四住簡單的說,就是三界見思的煩惱。三界大家應該都知道,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
我們現在開始說的第一,就是「見一切住地」——三界一切見惑。其實見一切住地,我們的觀念其實普遍一切,到三界一切的見惑,這就是我們平時我們的見解、我們的思惟,真的是很普遍。環境真的很大,周圍很大,所以見一切住地。
第二就是「欲愛住地」。欲愛住地就是在「欲界」,我們心靈的欲,心靈常常在起惑。剛剛所說得是心靈當中的見解,現在所說的就是若我們的心中有了見,因為見而起了欲,開始就會有思惑。所以說「欲界一切的思惑都是在我們的心中。」我們心中的欲門若是打開,一切的思想、思考,然後愈想愈思。
這個「思想」兩字,常常對大家介紹,想是一個相和心,思是田和心。田就是要耕作,而當我們的心緣著了外面的境界之後,在我們的內心當中,不斷不斷地在造作,在製造無明,所以稱「思惑」。
第三,是「色愛住地」。就是「色界一切之思惑」。這裡所說的色界,就是我們所看到的一切、一切,無論是一粒砂、一點點的微塵,你看得到的,也會在那裡起了煩惱。在一切的境界當中,只要你看得到,接觸得到,內心會起煩惱,這些都稱作思惑。
第四,稱為「有愛住地」。就是「無色界的一切思惑」,剛才是看得到的,現在所說得是就算是看不到的東西,但是也同樣會讓我們的內心非常迷惑。我們常常人在這個地方,想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明明我們擁有這個東西,已經想到:「如果我可以擁有的事項東西,能夠比別人更好,那不是更好嗎?」想要好,還要更好…這就是我們眾生煩惱無邊界,沒有一個邊際。
所以,在這樣無邊無際的苦海當中,人生受苦受難,就是起於這念無明。所以把前面已經說過的這些「四住地」,又再加上「無明住地」,合起來稱為「五住地煩惱」。
各位,學佛就要能夠明白,其實我們所有的這些煩惱是從哪裡而來的?全部都是一念心而已。所以有句話說:「人本無惡。」人人本來都沒有惡,其實人人都是如同一真如法界一般,大家都很乾淨。
但是我們自己去污染,所以才會說:「人本無惡,習近惡。」這樣的智識才會產生了惡。就是因為我們人人就是去「習近」。
人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就是「習」,本來是如同一真如法界的性大家都一樣,因為去學習到了污染的習氣,所以才會造成人有為善與惡的差別。所以我們去看、去學,學了很多,慢慢接近了惡;我們若是接近了惡,終究必將種下惡根,我們一定會種下惡根。
我們若是接近這些惡習,接近懈怠,那你一定就是會墮落。所以我們要接近精進的人,我們若是接近精進的人,我們一定就會精進;若是接近懈怠的人,你一定就是墮落懈怠。這都叫做熏息,就是環境對我們的影響。
所以我們若是「習於惡」,我們必定會種下無明的根,永遠都在黑暗之中。所以我們的心是要朝向黑暗?或者是要趨向光明?就要在這些的境界當中,好好珍惜這個境界,我們要惜福,我們要珍惜有這樣的福,如此我們才能夠再去造福,這叫做利己利他人。
各位,請大家要多用心,好好照顧我們的這念心。根和塵我們要好好分明地把他們分離開,不可以用根引塵進入我們的心。請大家要懂得照顧慧命。
2.幸福分享
2-1 幸福影片連結---靜思晨語法譬如水123-環境能造就一切
3.幸福茶香
3-1
4.幸福彩虹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