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證嚴法師說故事20140824-四次取寶 的原始碼
←
證嚴法師說故事20140824-四次取寶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1.幸福奉學== 【證嚴法師說故事】 我們的心,就是因為有六根對著外面的塵境,所以我們會起分別。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耳朵有聽到,眼睛有看到,鼻子會分別香臭,吃知道軟硬,身體會去感受冷熱...... 這全是因為接觸外面的境界。這樣的接觸,我們的心,這個意根,就會生起了分別,然後去思考造作。你若是心有不軌,就會造業。意根和塵境是互相接觸,然後去思考、造作。所以這個「意」字,我們要常常注意,真的要用心注意。若不好好用心,不好好專注於我們的意,這個意想有一點偏差,我們的根塵就會造作。 所以我們還是要很注意。這個注意,人家說專注―專注就是我們的心要專,要注意,心專於那念意的境界。所以大家真的要很用心。 四次取寶 有一位國王,他相信婆羅門教,他非常非常虔誠,所以他對梵志也很敬重,就像佛教徒敬重出家人。有一回,國王覺得要為貧困的人大布施,他就下令打開國庫,貼告示:在七天內大開寶庫,只要是有需要的,都可以來取。 第三天,來了一位梵志,國王對他說:「你儘管從其中選擇一撮。」 這位梵志也很高興,他就取了一堆,放在袋子裡,就離開了。走了差不多七步,他又走回來,把珠寶放回原位。 國王就問:「你為甚麼又拿回來?」 梵志就說:「我取這堆珠寶,是想要蓋一間房子。我房子如果蓋好了,應該要娶妻。這些應該不夠,不如不要了。」 國王就說:「你如果要娶妻,也可以。來,你再拿三撮。」 梵志打開袋子,再拿三撮珠寶,再走七步,又停住了。他把珠寶又放回去,說:「我有了房子,也娶了妻子,但總是要生活,我要有田地,還要有奴婢。這些還是不夠,所以我再拿回來还你。」 國王說:「既然如此,不然就七堆珠寶讓你拿去。」 梵志走了七步,又再背回來:「唉,還是不要了。我要是蓋房子、娶妻、有田,不過以後我要生兒育女,要為他們嫁娶。再下去兒女吉凶,他們生活若好我就安心,若生活不好我也要幫助他們。這麼多計較,還是不要好了。」 國王就說:「你覺得多少才夠?你都搬去吧!」 梵志就全部都搬一搬,又向前走,回頭說:「唉,我還是不要。雖然你要給我很多很多,但是人命處世到底有多久?萬物無常旦夕難保。人一直在貪、欲,這個欲實在是貪不盡,再如何規劃,對自己是一種辛苦的事。因此,我什麼都不要了。」 國王覺得這種意境,實在是至高無上。進一步詢問時,梵志現為佛的形象,是釋迦牟尼佛來度這位國王。所以國王歸投佛法,以佛為師,將佛陀的教育推展到他的國家教育人民。 我們平時應該要很用心。這個意境,有時候,我們若不小心,就像佛陀化為梵志來說法。我要房子,我要娶妻,娶妻之後我要有田地有奴婢。有田地有奴婢之後,我娶妻將來要生子,以後不知要生多少孩子,這些孩子將來的家境好壞,不如意的,我還是要去照顧他。就像這樣,求無止境。有句話說:「心如工畫師,無畫而不作。」他能畫出很多很多的東西,這全是在思考中。 看看一粒穀子,這粒穀子要發芽才成秧苗,秧苗要種了,和土地會合種下去,才能長大,才能結穗,才能再有穀子。一樣的意思,這個造作,這個「思」字,就是這種造作。所以我們遇到什麼樣的境界,這個思造作以後,它就會開始再牽扯,不斷一直延續下去。 我們真的要深入,我們要從外面的境界一直往我們的內心思考。我們的心就似一面大圓鏡,能夠分分明明,照得清清楚楚。鏡子若沾污了,境界就不分明了。 我們要讓我們的六根接觸到外境,能境界分明;這個意根,我們要顧好,才不會為了外面的境界而偏差。大家要時時多用心,還要專注我們的意境。 ==2.幸福分享== 2-1 幸福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Li0EwhRj5k 證嚴法師說故事20140824-四次取寶] ==3.幸福茶香== 3-1 ==4.幸福彩虹== 4-1 [[category: 證嚴法師說故事]]
返回到
證嚴法師說故事20140824-四次取寶
。
導航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