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菩提心要20110212-跨越宗教藩籬~慈濟宗教觀 的原始碼
←
菩提心要20110212-跨越宗教藩籬~慈濟宗教觀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1.幸福奉學== 何為宗教? 人類擁有宗教信仰始於上古時代,面對大自然變化感到敬畏的同時,深信一切事物冥冥之中有其主宰,於是發展出原始宗教信仰的型態,宗教聚會的場所就是人們集會最重要的地方,宗教的規矩就是當時的律法。時至今日,宗教對於現代人的重要性或許遠不及上古時代,然而當人們面對生命的迷惘、人生的困惑不解,仍然會求助於宗教的慰藉。簡言之,「宗教」就是人與神、人與人、乃至人與自然的關係。 證嚴法師: 我們要明白道理,人生何去何從?為什麼我會出生在這個地方?為什麼他們是生我育我的父母?許許多多的為什麼,我們都是茫然不知,這就是凡夫。既來之則安之,但是道路不能走差錯,所以我們應該要「明明道」,還要「明明德」,如何能明德,回歸我們的本性或是正向道理,那就需要有宗教了。 證嚴法師的宗教觀如何建立? 1960關鍵的一年。 證嚴法師: 因為喪父之痛,到佛寺拜了幾天的梁皇懺,啟發我知道有業力,這是讓我轉變觀念最大的時候,那段時間,其他宗教也引起我的好奇想去探討,我看過新約、舊約聖經,但還是一直覺得佛法這種無私的愛、這種慈悲開闊的心胸,那時每天午供都會聽到他們念頌「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些詞句的境界真美,心量這麼大,但現實人生卻不是這樣,我們要如何才能讓真正佛教的境界呈現出來?要打開心胸,真的要量周沙界,將愛籠罩在全世界,這才是真正的宗教。 佛教理念,造就證嚴法師寬廣的心量,涵容一切正信宗教,不同宗教彼此尊重、相互成就的共融情操,在慈濟團體中和諧展現。 慈濟宗教觀是什麼? 十個字,言簡意賅,終生受用。 證嚴法師: 我常常都這麼想,慈濟是一個具備使命感的「宗教」團體,我說的「宗教」跟一般的宗教不一樣,慈濟的宗教觀,「宗」就是人生的宗旨,每一個人來到人間都有不同的方向,這個方向就是宗旨,比如我的方向,選擇就是出家,棄掉小家走入大家庭,芸芸眾生無不都是我的親人,不管任何一個國家有什麼事,我都如同身受,他們歡喜,我也會跟著快樂;他們受苦難,我也會跟著悲哀,所以常說「人傷我痛,人苦我悲」,這種心情就是天下一家人,這就是我選擇的人生宗旨,只要正向的宗旨,我們往前走,就是覺悟的道路,就是很清楚的一條道路;「教」就是生活的教育,不要在人與人之間有計較,更不應該在宗教之間互相分別、排斥,所有的宗教,只要對人類有奉獻、能為人類服務的,我們都要很尊重、很感恩,這都是慈濟人的宗教觀。 要有宗教情操?不要有宗教情結? 成就淨土的力量。 證嚴法師: 信仰宗教不要有宗教情結,如果有宗教情結,只是結住、綁住,那會很辛苦,我們只要有宗教情操,開闊的心,彼此互相尊重,互相成就,這才是真正的宗教情操。世間有許許多多的宗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回教、道教等等,名稱雖然不盡相同,但只要是正信立宗立教,宗旨應該都是相同,那就是「愛」,創立回教的穆罕默德,那個時候他也是抱著那一分仁愛,也有某一點是非常好的道理存在,才會歷史那麼悠久,不只是回教,天主教、基督教都是一樣,很期待凡是宗教有信仰者要以真實,那一種真理的愛來為人民而付出,不要有偏差、不要傷害,人人都能把愛傳出去,不管什麼樣的宗教,假如能合心為天下苦難人付出,相信這個世間就是淨土。 一個和諧共存共榮的淨土,是慈濟人秉持佛陀的教導,在人世間所要推展與創造的,這個目的,相信也是所有人類共同持有的心願,本週證嚴法師菩提心要節目將帶您跨越宗教藩籬,一同見證宗教共融所展現的力與美。 ==2.幸福分享== 2-1 幸福影片連結---[http://www.youtube.com/watch?v=sLxturfoqgU&list=PLCC8CDCE95FBD7049 菩提心要20110212-跨越宗教藩籬~慈濟宗教觀] ==3.幸福茶香== 3-1 ==4.幸福彩虹== 4-1 [[category: 菩提心要2011]]
返回到
菩提心要20110212-跨越宗教藩籬~慈濟宗教觀
。
導航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