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歷史上的今天-05/22 的原始碼
←
歷史上的今天-05/22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幸福連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6gBTCbJRAE 5/22] ==幸福下載== ==幸福分享== ==幸福奉學== 2004年 印尼環保行動 從大愛村到社區 住在印尼慈濟大愛村的村民,這天開始在大愛村以外的社區,邀請鄰近居民,將紙類,瓶罐,塑膠類回收分類,落實環保行動到每個人的生活中。 印尼慈濟大愛村,居民從自身做起,落實環保。目前在金卡蓮大愛村,有一個環保站,因為居民深刻體認到,垃圾是危害整座城市的源頭。他們之前依紅溪河而居,深知其苦,而慈濟環保運動,也從雅加達,落實到其它地區。不分印尼本地人或華裔,不同膚色雙手,一同膚慰地球。 雅加達,印尼最大的城市,人口數高達1300萬,大樓四處林立,這是雅加達;依水而建簡陋的木造屋,河流上飄浮著一層垃圾,這也是雅加達。 2002年紅溪河氾濫成災,慈濟印尼分會在雅加達大愛村的人道救援工作, 讓原本以紅溪河為家的最弱勢族群,有了一個安身的家園。 把大愛村當家,這裡被印尼政府視為模範國宅,居民也做出了實際表率。雅加達每天要負荷六千噸的垃圾量,資源回收是達到垃圾減量的第一步,在金卡蓮大愛村有一座環保站。 金卡蓮大愛村環保站職工 熙蒂努佳娜 Siti Nurjanah:我們的格言就是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我們也能夠減少地球上的垃圾。 目前有59位的大愛村居民,身體力行投入環保活動。 金卡蓮大愛村村民 努萊妮 Ibu Nuraini:我覺得這樣很好,因為我們也能夠教導學生孩子們,不要將零食包裝亂丟,能夠回收就要回收。 而環保變賣所得化為愛心,成為印尼分會救濟助人的捐款,羅思妮拉的兒子蘇霏安,就是接受印尼和台灣跨海協助,動手術切除腫瘤,她以感恩心做環保回饋。 金卡蓮大愛村民 羅思妮拉 Rosnilah:真的是很好的行動,因為讓我們去了解,該丟與不該丟的東西,就像垃圾能資源回收,我們也知道要收集及分類,包括寶特瓶或是玻璃瓶,因為這些都是慈濟援助眾人的愛心經費。 環保行動,其實已由慈濟人,漸漸的落實在全印尼。這裡是蘇門答臘,楠榜省(Bandar Lampung)。幾乎每一個慈濟環保志工的家,都是一個小小的回收點。 童寧鑫一早就起來整理,堆放在院子的回收物,這全是左鄰右舍送來的。每天早上做分類,成為他這一年來,另類的晨運。 慈濟志工 童寧鑫:他們家裡放多了,就會打電話給我,我過去拿堆放在家裡,多了就會拿去環保站。 有志一同讓他們不怕髒亂,不辭辛勞。做資源回收,已成為志工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慈濟志工 黃芳芳:我每天到菜市場的時候,跟他們講不要丟掉,回收物可以放在我家,如果我不在家的時候,可以放在門前,剛開始只有一兩個,久了以後大家都知道,都會這麼做。 慈濟楠榜省聯絡點,目前有兩個環保站。每個星期會安排一天,志工們齊聚做最後分類。他們心中常存的,是一分對大地的疼惜之心。擁有如此心念的人,在印尼越來越多,不分本地印尼人或華裔,不同膚色的雙手,疊疊交錯膚慰地球。 ==幸福彩虹==
返回到
歷史上的今天-05/22
。
導航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