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法譬如水367-默忍為安

出自幸福奉學網
跳轉到: 導覽搜尋

目錄

1.幸福奉學

這麼多天以來,一直就是都在說「因緣果報」。

在這個法譬如水裡面的經文,時時都在警惕我們「因果」,一直在提醒我們人人,修行要好好去顧好我們的這個因緣,才不會將來受到,不由自己的果和報。

我們日常的生活,我們一定要「合心和氣,要互協群眾」。要如何才能做到「互愛協力」在群眾中?唯有以感恩心,默忍為安。

在一個群眾體系中,難免有的人習氣還未斷,習氣不修,其實那是他個人的事情。我們常常在說:「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所以我們自己要自我警惕,最好是在群眾中大家互相修行,這叫做修行的團體。

但是有的人餘習未盡,從過去生開始就是一直累積這種不好的習氣,那怕是在現在發心要修行,就是還有過去所遺留下來的習氣還未盡。

所以因為有這種餘習未盡,在這個群眾中,他的心念就是一直都是「違和離合眾」,就是這樣常常喜歡搬弄是非。在這樣群眾中,那樣的習氣就會讓人家不能夠和合。

這在我們的僧團裡中,一個很重的規戒--「六和敬」。我們心中要常保有一個很重要的規戒,我們的規矩一定要有六和敬;這樣這個僧團的修行,才能夠互相成就道業,彼此敬重。

我常常對慈濟人說:「我們要感恩、尊重、愛。」這以這麼簡單的話,就能夠常常提醒我們,在群眾中就是要有六和敬。無論在說話,或者是我們在動作,身口意等等…我們對人就是感恩,感恩就對了。

無論你說話,無論你做事情,你對人等等…就是感恩,這樣我們的心常常都很平和、尊重啊。

我們若能夠尊重人,人人也就能夠尊重我們;我們對人要善解,付出那分的愛,若能夠如此,我們自然能夠合心;一個群眾能合心和氣,是一個多麼樣美的團體!

我常常在說:「感恩啊!慈濟人,人間菩薩!大家都是同樣一念心,這樣的合心,一團的和氣。」

所以很多人看到這麼和氣的團體都會想:「這個團體是從哪裡來的,怎麼會這麼美?」自然心就會起歡喜心。這種合心、和氣也是度人的方法--不只是度他人,也能夠度自己,培養我們自己的心常常去和別人和合。假使別人不和我們和合,那是他的事情,我們盡量對他和氣。

所以都能夠了解一切都有因緣,若在對方不願意和我們和,也是因為過去生中結了不好的緣。所以,我們現在也要和和氣氣對待人;這樣即便過去的劣因惡緣,在這一生的修行中也能夠了結。所以去除了劣因惡緣,我們就能夠結好因好緣,這就是修行最重要的。有了好的因緣,想要付出愛,想要共同出去造福,自然能夠互愛協力,我們需要的力量,他就會給我們。

我們「靜思的法脈,慈濟宗門」都沒有離開這個群眾。「以佛心入群眾中,在群眾中用法,法在禪定中。」這不都是我們一直對大家說過了嗎?我用很簡單的,能夠讓大家很容易了解。

所以若仍是無法和合時,該怎麼辦呢?還是要用感恩心,默忍為安。

還記得嗎,佛陀將要入滅時,阿難尊者去問佛陀說:「佛啊!您在世時,你看,這僧團中就有這麼多,不合眾的六群比丘;佛陀若是不在時,那這些不肯合眾的人,要怎麼辦?」佛陀就告訴他:「默擯。你盡心去勸誘他,若是勸誘不成,你只好把它默擯他,就是不要理他,隨便他去。」這叫做「默擯」--隨便他,隨他去吧。

我在這個地方就說「默忍」,我們就忍吧!我們不要去把它擯棄掉他,我們稍微忍一下,這樣就安了。

默忍為安--我不是要你們默擯,而是要默忍為安。我們還是要用感恩心,感恩,不算力量,也有算人頭。

總而言之,我們是一個修行的道場。無論是「慈濟宗門」,也是一個修行的道場,「靜思法脈」更是修行的叢林!所以,大家要真正很用心。

要知道「於法不守規,成劣因。」這是一定的。我們若不守我們的規矩,這在我們自己的內心,就培養那種很惡劣的習氣;這種的劣因,內無側隱心就招惡緣。

那他的習氣就是這樣,實在是我們要去憐憫他;但是我們卻要跟他計較,這樣這個惡的緣,就愈結愈深了!將來我們也是會與他惹上惡緣來,那惡習懷瞋恨。這個惡的習氣,我們永遠就是會存入八識田中;我們的八識田中,會一直動不動就愛發脾氣。

看到人有成就也要發脾氣;看到人家在修行,就說人很會裝。那這種不能善解,卻是一直要曲解人,這都是我們自己的習氣。這種習氣藏在我們的八識田中,又帶到來生,很辛苦。所以我們不可以,一直累積這種的惡習。所以說「惡習懷瞋念,得惡果。」

那什麼是「違和離合眾?」我們若是違,「違」就是不順;我們違背了我們的宗規,或者是法規,這樣不肯按照我們的制度。

「以戒為制度,以愛為管理」,我們若是要把它違背了,那就是違背了和合眾。所以甚至有的人和我們就沒關係,但是他自己覺得說:「你這樣被人欺負,你這樣… 大家實在真的很沒道理等等…」這種搬弄是非、離間和合,這也是業很重。所以這叫做違和離合眾!

這大家要很注意,若是這種「違和離合眾」,這個業這輩子若沒有人被排斥,將來來生也沒辦法與人和睦相處,來生說不定你所招來的家裡的親人就是--惡父母、惡兒女、壞朋友,很多就這樣一直下去,來生來世。

所以不要有這種的「違和離合眾」的心念,若這樣,受報也是無窮盡的。

修行,前面的「合心和氣,互協群眾」就是大家要注意的。後面這兩句「唯感恩心,默忍唯安。」就是我們要好好修。

大家若能夠將「合心和氣,互協群眾」用在日常生活中,這樣就是在修行。

「唯有感恩心,默忍為安」,這就是修行「忍」的功夫。修行本來就是一個道場,道場就是要讓我們修忍辱行,所以大家真的要平時多用心。

這都是用心在於「因緣果報」--總是要先建立善的因,培養和順的緣,才會有好的果,好的報。

這幾天以來,一直對大家說因緣果報,接著在經文裡中又這麼說:「若今行惡之人,現在見好者,此是過去生報,後報善業熟故,所以現在有此樂果;豈關現在作諸惡業,而得好報!」

這幾天一直在說因緣果報。有的人會說:「既然造惡有惡報啦,這一世這個人看起來,明明就這麼壞,怎麼大家還對他那麼好?又事業還那麼成功?還又洋洋得意?他本來就不是一個好人!」

我們現在看得到的,他現在不是一個好人,現在又還看他洋洋得意;其實我們要知道,洋洋得意,真的很順心如意,他過去可是好人。過去他不知道造了什麼樣的福,他曾經做了很強的福,說不定他也和人結了很多的好緣,若和人結了很多的好緣,又曾經造福。

如果問說:「那他這一生怎麼做得那麼差?」那我們就要知道:「因為習氣不除!」

常常說我們的心--八識田中,我們的心叫做八識田中。心田,一畦田,就是這個心地;這個大地上什麼樣的種子都有,看你這一生,如果有用功去播下種子,自然它就能夠長成什麼樣。「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稻子就得稻榖」,但是你可知道一塊土地,你這回稻子若割下來,有了收穫之後,這畦田地就不再去耕作它,又繼續放著,後來當然就不會是長稻子出來,而是就會長出雜草。

所以我們若看到行惡的人,現在又還又這麼好,我們就去想說:「過去他有播田撒種子,現在正是在收穫時期。」但是我們要知道,這畦田裡面它有含藏著雜草;這些雜草,因為這回我們能夠看到他沒有再播福的種子,我們就知道說,收割之後雜草就會長出很多;下一季那就是來生了,下一季那種草籽也是會長出來。

看到他在受福,那「此是過去生報」。過去生,他所造的報,帶來這一生享受。

那「後報」者,「善業熟故」。後報,他現在就是過去的,福尚未盡,所以我們現在看到他就是,正在收穫;很成熟時,那這是過去生,現在報,所以「現在有此樂果」。

我們要知道,大家要記得修行,因果這是分明的!

有一個故事,這就是五毛錢的故事,這個故事在大陸--

大陸有一個家庭,年輕人要外出工作,一個孫子留給阿嬤、阿公撫養。但是孫子從小就一直生病,一直到病入膏盲,奄奄一息了。

阿嬤做了一個夢,夢見說看到一頭驢子,拖著一輛車。那輛車拖著滿滿的東西,那樣快要裝不下去了,拖得氣喘噓噓。那這個阿嬤走過這頭驢子前面,這頭驢子好像就回過頭來對她說話,說:「你還欠我五毛錢。」

於是她就醒了,醒了之後,看到他的孫子好像快斷氣了,但是孫子就對她說:「阿嬤你給我一面小的鏡子。」

小的鏡子?阿嬤就想說:「好吧,這樣看起來可能快斷氣了,我趕快去買。」

出去到外面,那她的鄰居就問說:「妳要幹什麼?」阿嬤說:「我想去買一面小的鏡子。」他說:「你趕快進去顧著,我替你去買。」很快就買回來了,買回來的鏡子,拿在孩子的手裡,這個孩子那樣含笑斷氣了。

那這個阿嬤看到孫子已經去了,那阿公牽腸掛肚痛哭。後來這個阿嬤想到:「我剛才做的夢是什麼?」就問這位替她去買鏡子的,說:「你幫我買的這面鏡子多少錢?」他說:「五毛錢啦!」阿嬤想:「原來是這樣!連五毛錢沒討到就都不肯走。我的財產都已經用光了,花在這頭驢子的車上,那差五毛錢,他就不肯走。」

各位,業力之報,差一點人家討不夠都不行,所以還是好因好緣比較好。

請大家要用合心和氣,要以互愛、協力的心情來修行,請大家時時多用心。

2.幸福分享

2-1 幸福影片連結---靜思晨語法譬如水367-默忍為安

3.幸福茶香

3-1


4.幸福彩虹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