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晨語法譬如水225-九結(六)取結

出自幸福奉學網
跳轉到: 導覽搜尋

目錄

1.幸福奉學

我們過去說過很多眾生的心,那種煩惱無明,貪、取等等…所以之前我們在《靜思晨語。法譬如水。九結(四)無明結》說過——無明的結。

也說過很多種打結,不論是在無明或是因為身體,有了這個身體見解等等…令我們惹來很多煩惱、麻煩。種種的煩惱、麻煩的根源無不都是出於心靈。所以我們今天要說第六種結,就是取——「取結」。

這種取在我們心中,就是因為我們的成見、我們的見解;我要的,不顧一切我都要去取就對了。所以「取」即是「取著」,就是執著;取著,既又要取,又很執著。因為執著的取,才使我們生煩惱。

有的人就說:「取我應該取的。」有的人則是取不應該取的,不應該取的、不應該屬於你的,你偏要去爭取,這就很辛苦了。所以說「眾生於見取、戒取」,所以心就會起無明,妄計執著。

所以眾生的見取,「看到我就想要,我的是我的,你的和我的也差不多。總之我的你不能拿,你的和我的差不多。」這種心態,無論因為取而爭,國與國之間,不就是因為要去佔取人家的國土?所以才會有戰爭。

社會的事業或是職位,不就是因為要去爭取才會起嫉妒,才會互相紛爭,這也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取著,就造成社會的煩惱,造成人與人之間感情的破裂,都是因為「見取」——「我的見解、我認為要這樣。」總而言之,在見解中他要擁有自己,這就非常不好。

像我們在《靜思晨語。法譬如水。九結(五)見結》中所說的,身見、邊見、邪見等,那都是為了我們自己。

這種取見,說起來真的很複雜,不只是在兩種結而已,我們現在說的「見取」、「戒取」,這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一般人因內心的見解取著而起煩惱。

其實再分析下去,九十多種的見,那是很微細的。我們若是大致上說,就是有這個見取,這是一般人在生活中,或是大的說到國家,中的說到社會,小的說到人與人,這種見解取著,所以起了很多紛爭。

也有一種修行者,他有「戒取」。戒取,這也是很惱人的事。

因為在人間,就會慢慢產生很多迷惑;在迷惑中,就會有一些宗教來誘引他。無論什麼宗教,有時就各執所見,各執所見就會制出一些戒。各種宗教的信徒,他不論信仰什麼教,就有各種教戒,有時也很擔心。

記得在菲律賓,又送來一個個案,就是連體嬰,已經三、四歲了,兩個人相連著,希望我們過去。已經有過一例,就是「感恩」和「大愛」,這兩個連體嬰送來我們這裡,分割得很成功回去了,所以菲律賓又有人再介紹另外一對年紀更大的。

看起來要分割不是很困難,但是他有一個忌諱,就是不能流血,不能輸血,所以他的血,不能拿別人的血輸在他身上。這令我們很傷腦筋,誰能保證開刀血不會流很多?開刀能保證不必再輸血,實在很困難。

不過我們也很用心去思考,若是這樣,是不是我們去發明一種血,流出來再輸回去?結果卻連這樣都說:「只要是到了體外的血,都不能輸回去。」

這就是一種宗教,這種宗教就是不吸收身外的血,後來這個個案,我們只好放棄。

雖然那段時間,我們的醫師和麻醉科很用心,一次又一次拿出來報告,一次又一次用心發明,一次再一次和他溝通,希望這兩個孩子這麼可愛,讓他們一直長大,兩個永遠連在一起,實在是苦不堪言,但是礙於他們的宗教,就是不可行,所以也令我們很傷腦筋。現在如果再想到這兩個孩子,也是為他們心疼,一輩子到底如何度過?

這是「見取」和「戒取」。現在就是「戒取」,所以他「妄計執著」,就是執著。

見取是執著我所有,我就起爭奪,這叫做「見取」;戒取就是在宗教中起執著,像這樣對生活也很辛苦,所以「廣行不善」。

見取就是爭與取,當然這是行於不善,當然也就會「由此招來未來生死之苦」。

所以為什麼我們這麼苦呢?佛陀說六道輪迴很苦。然而我們為何會受在六道輪迴中受苦?因為由不得我們自己選擇。不要以為「我們現在做人,這一生沒修,不要緊,我來世再修。」真的能由你選擇你來世再做人嗎?即使來世再讓你做人,你有機會、有因緣去修行嗎?要修行,你能在正確的正法中嗎?

很多都是由不得我們自己,所以來生,到底要生在哪一道,我們都不知道!何況做人?

這一生都如此迷茫,來生又是如何?這都是由不得自己,所以最好是把握現在!我們現在聽聞了佛法,我們現在也在正法中,要把握當下。

有的人會說:「師父您不是說,正法已經過去了,現在不是末法嗎?不只是正法過去了,像法也過去了,現在不是末法嗎?」

對!現在是末法,你們看現在人口那麼多,這麼多的人口,現在的宗教很複雜,而且現在的人撥無因果,沒有信仰,這種人佔大多數,所以真正的法在人心中,結果比例起來微之又微,非常少;何況在正法中,能身體力行更難,總而言之,思想中能得到正確的教法,思想正確、身行正確,實在不容易。

我們在《三十七助道品》中,光是一個正字就有八項,這八項具足,我們的行為思想才能正確。

所以我們真的能把握在內心嗎?我們今生是否把握得住都不知道,雖然我們選擇的正確,我們所行正確,但是有一漾人生無常。

有多少時間,真正能讓我們「會道」?有多少時間真正能讓我們和佛的境界會合?因為凡夫和佛的境界,還離得那麼遠!雖然指標正確,為我們指出這條路,這條路還很遠需要我們走;遠路就要靠時間走。偏偏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到底我們的空間還有多大?人與人之間多少紛紛擾擾,我們到底還有多長的生命能去做我們很想做的事?

無常,所以很多事都是由不得自己,所以我們常說把握當下。只要你見解正確,把握當下,這樣就對了!

所以這個「取」和「結」都是煩惱。取有取的煩惱;結就是看不開,整個心都是黑暗的,就像打結一樣,所以這都是煩惱。

煩惱會「取」生死,有了煩惱生起,我們就無形中往生死,尤其是由不得自己的生死,尤其是在六道中迷茫的生死,這都是由取。

所以我們的方向,所以叫做趣向,思想的趣向;你若是為善,就趣往天堂;持五戒,就是保住人身。但是你若是行惡,地獄、惡鬼、畜生,我們若是自己沒修養,就趣向阿修羅,所以這個趣就是趣向。我們有時說六道,有時叫做六趣,趣就是「趣向」。

看!這都是在我們的見解。趣和無明,無明令我們趣向六道,真的有時想著很害怕,如果沒去天堂,那又要受苦。但是天堂福享盡了,還要墮下來,還是在人生,人生又紛紛擾擾,這樣到底什麼時候能解脫呢?

所以煩惱就是一個「結縛」,是結綁住我們,不只是在我們內心團團糾結,這個團團糾結就是綁住了,綁得我們在生死輪迴中。所以生死是人生最怕的,但是沒有辦法,我們就是自己不能解脫,不能解結。

所以我常說一個故事:

在我的父親往生時,到底我的父親到哪裡去了?所以心裡很苦,一直想要找出他去了哪裡,後來不由自己去了豐原寺,豐原有一座日本時代的「豐原寺」,那裡有一位法師在講經,講《地藏經》,常常聽到一些佛教徒說:「今天已經說到忉利天了,佛陀在忉利天為了救母,在忉利天說法。」

我一直聽到人家這樣說起天界,佛陀為了他的母親去忉利天。我心想:「我是為了我的父親而來,我的父親現在去了哪裡呢?」

那天我騎著腳踏車,就到了豐原寺,妙廣法師看到我就說:「孝女來了!我常常聽人說起妳,妳終於來了!」我就說:「師父,我很想來請教您!」他說:「妳說,不要緊!妳說。」

因為老人對人都很親切,我就說:「我想來請問您,我的父親現在在哪裡?」他聽了就不說話,一下子進去他的寮房,就拿出一本書,這本經就是像經的裝訂。他就說:「這本妳拿回去看,看完妳就差不多知道你父親去哪裡了。」

我接下了,回家就一直看,這本書的名稱,其實不是佛經,到底是什麼經,我現在還搞不清楚,它和佛經的裝訂一樣,摺頁式的,他就說:「妳拿回去看就知道了。」

回去我一看,彭祖八百多歲他也要死,嫦娥最美也要死,霸王最強也要死,很多很多都是無論如何都要死,我實在看不懂,所以它的名字叫做《解結科儀》,我印象很深。

要解結,結要如何解開,它就一科一科分析,其實這是道教,或是什麼教、民間教,人過世時在誦的,但是我看不懂,後來才會去慈雲寺拜《梁皇懺》。

所以在《梁皇懺》中,我發現了無常的人生,所以有這麼多從心起念,所以造成很多煩惱在人間,很多煩惱由不得自己,這就是開始時我見聞佛法,是從《梁皇懺》,也是為了要解心結。

你們如果問我:「師父,您現在心結解開了嗎?」

我要告訴你們:「還沒,因為眾生煩惱還很多,我一樣還有煩惱。」

總而言之,我們大家結要自己解,什麼人都無法替我們解,凡事看開,正確的道路我們要走,這樣就對了,所以時時要多用心!

2.幸福分享

2-1 幸福影片連結---靜思晨語法譬如水225-九結(六)取結

3.幸福茶香

3-1


4.幸福彩虹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