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妙蓮華245-深心定力 一心不亂
目錄 |
1.幸福奉學
【證嚴上人開示】 深心定力一心不亂,有漏心中不能見諦,如水波盪不得見影,如風中燭不能點燃。
深心定力一心不亂 有漏心中不能見諦 如水波盪不得見影 如風中燭不能點燃
也是要跟大家說心,我們的定力很重要。定,需要深心,要很深。常說根要深,信根要大,要深又闊又長,這樣才是真正的定力,所以「深心定力,一心不亂」。我們的心若還是有漏之心,大家都知道,「漏」叫做煩惱,我們的信心若是很淺、不夠,我們吸收到的佛法,很快都讓它漏掉,所以這叫做煩惱。
法無法入心,就是因為我們有漏,就是心有煩惱。所以只要心中有煩惱,就無法徹見道理,道理就無法讓我們體會。就如「如風中燭,不能點燃」,我們要點燃一支蠟燭,若是有風,你怎麼點,都點不燃。同樣的道理,水若波動,就無法見到影。
我們若是讓水清清、靜靜,我們能見到周圍境界的影像,就在水中,我們若是探頭看,水就如一面鏡子,能照出我們的人影。但是,你稍微打動一下,水若是動了,影就不見了,影像無法顯現出來。同樣的道理,我們的心要很靜,靜又是定,這一定要生廣大信心,所以廣大的信心,才能得到深心的定力,深心的定力,我們的心就不亂了。
每天就是與大家談心,與大家談一念心。所以我們的心,要常常就是很靜。有的人,心靜不下來,無法面對現前的環境。我們都是受到過去生活影響,受現在的境界搖動,所以我們的心,無法按照我們修行中的定心,過去、現在、未來,亂想、雜念,這全都是破壞我們的定力。
所以我們要修行,就是要深心定力。在現在的境界,要常常知道自己是修行的人,不只過去的雜念,不能常常拿到現在,尤其是現在的境界,我們也不可以受現在的境界,將我們搖動,所以這叫做深心。不受過去的雜念,不受未來的妄想,我們應該在現在,顧好我們這念心,一心不亂。
我們的心絕對不可「有漏」,不要有煩惱在我們的心。我們若有煩惱在心中,絕對無法去體會佛知、佛見。就如水的波動,不得見影;如風中的蠟燭,要點,絕對是點不燃的。所以我們要時時警惕我們的心。
我們之前說過了,舍利弗代替大家說,因為人人心有疑,希望佛陀能敷演這件事情,到底過去的方便法,現在、未來,佛陀所要說的又是什麼很深的法呢?希望佛陀能廣闊為他們解釋。所以請佛陀要「敷演斯事」,好告訴大家這些事情,過去佛陀所教的法,與現在開始要說的,有哪裡不一樣呢?
唯願世尊 敷演斯事 世尊 何故殷勤稱歎 甚深微妙難解之法 《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世尊何故殷勤稱歎,甚深微妙難解之法?」還沒有說,就一直稱讚,稱歎未來所要說的微妙之法,那是難解之法。就還沒有說,怎麼一直說此法是難解的呢?請佛陀為我們解釋,是多麼的微妙?所說的微妙,那就是「幽玄曰微」。
微妙: 幽玄曰微 絕思議故曰妙 微妙是菩提 諸法難知故 如來大智微妙獨尊
幽玄,那就是非常非常的深奧,很深、很深,玄就是很廣、很廣。又是這麼深,又是這麼廣,又是這麼微細,不是很明顯,大家看得懂的東西。這實在是非常的奧祕,這種奧妙叫做微,非常的微細。
所以,要能夠瞭解,就要與佛同樣的知見。要有佛陀的知見、他的智慧,才能夠體會,這麼幽玄微妙的道理,所以叫做微。
「絕思議故曰妙」,不是我們普通人能夠體會到的,這實在是妙。不是我們這樣想就能夠很瞭解,不是我們大家來議論,就能夠透徹,這是非常深奧的法,叫做微妙。
「微妙是菩提,諸法難知。」微妙就是菩提,菩提就是覺。覺,這個覺,真正能夠體會、覺悟,這麼奧祕的道理,這是非常難知,所以叫做「微妙是菩提,諸法難知」,唯有「如來大智微妙獨尊」。所以佛陀他會一直讚歎,佛知見深遠,甚深微妙,非常開闊、很深奧。
除了他說他的覺悟是這樣,甚至讚歎諸佛,過去的諸佛、無量的諸佛,他們也是這樣。有同樣的境界,但是要來施教眾生,還是同樣的方法,先開方便法門來教育眾生。所以叫做佛佛道同,每一尊佛的見解都一樣,能透徹微妙的道理。他的覺悟是這樣的境界,我們凡夫,怎能這麼容易就瞭解呢?所以,這是舍利弗,他請佛陀再用心為大家解釋,解釋讓大家更加清楚,讓人人能夠瞭解這微妙的道理。
所以下面這段(經)文就說:「爾時,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爾時 舍利弗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因為很懇切請佛將這微妙的法,詳細向大家解釋,這件事情是非常的莊重,很莊嚴的事情。光是這樣說過了,還不夠,舍利弗再次將說過的話,又再重新用偈文,偈文就是文字較短,又較深,用很尊重的來誦,就如詩句一樣。這是表示很尊重的重點,叫做偈、偈言,說:「慧日大聖尊,久乃說是法,自說得如是,力無畏三昧。」
慧日大聖尊 久乃說是法 自說得如是 力無畏三昧 《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慧日」,這是舍利弗很恭敬地來稱佛,形容佛的智慧就如日。日就是光明,只要有太陽,有日,就能天下整個光亮起來,能夠看徹山河大地,一切萬物,就是因為有日光之照。所以,佛的光亮,就如天上的太陽一樣。
慧日,在佛法,又以這樣來解釋:「佛智能照世間之盲冥,故比之於日」。
慧日大聖尊 佛智能照世之盲冥 故比之於日 如慧日照世間 清除無明垢惑 佛的智慧如日 能照明一切黑暗。
意思就是說,佛的智慧能夠照耀世間。看,太陽若出來,暗就不見了。所以說起來,晚上過後一定是日出,太陽出來就是晚上過去了。所以,我們的智慧若是開啟,我們的無明就消了,所以佛的智慧能照世之盲冥。
我們人生很暗鈍,像在黑暗中走路一樣。將佛的智慧代表「日」,就是我們人人內心這個小乾坤,我們的無明,使我們黑暗。我們人人本具佛性,也是有佛的智慧光明,卻是我們就這樣將門關上,這道障礙之門我們自己關住,所以哪怕外面有太陽,這個門若關著,同樣太陽照不進來。
所以,人人本具的佛智,確實我們也具足。不過,佛陀他的佛智開啟,因為他的心門打開,這個心完全都是光亮,希望佛陀這個光亮的智慧,能夠照徹世間人人眾生的心。
所以,我們的心,須要藉佛陀的智慧,來為我們開啟,所以如日光照世間,清除無明垢惑。人人要好好地將法入心,佛的智慧如日月,能照明一切的黑暗,我們要能夠體會佛陀的用心。
佛「自說得如是」,前面舍利弗這樣說:「佛陀,您的智慧是那麼大,如太陽一樣。您在世間是稱為人中是聖雄,這實在是世間於法勇猛如獅子。」所以,佛陀能夠瞭解,我們卻無法瞭解。而佛陀自己這樣說:「得如是」。「如是」什麼呢?「是事真實,稱為如是」。
自說得如是: 誠如是聖教 是事真實稱如是 如汝所說法 稱合道理 故言如是
在「如是我聞」的開頭,我們不就是也這樣說過嗎?真實叫做「如是」。這是實在的事情,「如是,如是」,就是這樣,就是這樣。對的事情,就是這樣,叫做「如是」。就如你這樣說的,你說的,我為你證明:對,就是這樣。叫做「如是」。「如汝所說法稱合道理」,你說的話都對,這是合道理,這叫做「如是」。
「力無畏三昧」,佛陀這樣說。他說,我所得的法就是這樣。舍利弗就說:佛陀,您這樣說,所說的,所得到的,就是力,佛陀已經得到「力無畏三昧」。這是佛陀大聖,能夠瞭解很多,而後,他的心無所畏。
力無畏三昧 力無所畏 佛於大眾中說法 泰然無畏之德也
我們凡夫要做事情、要說話等等,怕這樣、怕這樣,那就是有畏懼。佛陀就無畏。所以,要得到無畏的心,必定要先得智慧。這個智慧開啟了,一切光明顯現,每件事情看得很清楚,若是如此,向前走,前面左右,都沒有讓我們畏懼的地方,那就是安全。
所以學佛,我們要好好的步步踏實,要時時有這分甚深的信力。我們要有很深的信力,不要受周圍環境,搖動了我們的心,自然我們的力、我們的智慧就能夠開啟,自然就能無畏,得到無畏三昧。「三昧」就是定,以前也說過了。所以,「深心定力,一心不亂」,這樣才能到達「力無所畏」的程度。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
2.幸福分享
2-1 幸福影片連結---靜思妙蓮華245-深心定力 一心不亂
3.幸福茶香
4.幸福彩虹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