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妙蓮華032-破惡 怖魔 乞士

出自幸福奉學網
跳轉到: 導覽搜尋

目錄

1.幸福奉學

【證嚴上人開示】

修行乃是大丈夫事 世皆險惡持戒防非 摒除亂想定力啟慧 摧伏心魔解脫自在

一切的世間惡業,無不都是身體去做的,世間的人我是非,無不都是口業去造的,所以,口四、身三,這叫做七支。

我們要將七支,轉惡為善,那就要看我們戒、定、慧,三無漏,三無漏就是沒有煩惱,一切的雜念都已經去除了,所以一切都是清淨,無不都是自利利人,所以,這必定要降伏心魔,才能破除種種的惡,就是身口意三業的惡,我們已經消除了之後,接下來是怖魔。

修行乃是要出離三界,我們若轉一個念,想要出家,自然,魔界會恐怖,因為一個人若出家,就能展轉化度,所以魔,在三界中的魔王,最擔心的就是,三界中的魔孫魔子,解脫出去,遠離了牽絆,牽絆的眷屬,這叫做怖魔。

因為魔道最擔心有正法,來破除它,我們如果學佛以後,當然大家心正、行正、道正,自然就能破除了魔法,所以我們發願出家,魔王就會恐怖,他會很震撼,他會震懾,很怕,自然怕他的魔法,被降伏,這是魔王最擔心的。

怖魔者 既破惡 必出三界展轉化度 遠離牽絆眷屬 摒棄魔惡 降伏魔道 以發願出家 天魔震懾 故云怖魔

所以出家,從因至果,有三度,三次的怖魔;有的人就說,發一個心,要修行,有很多煩惱困擾來阻礙;對呀,這就是怖魔的時候,魔軍魔將,現出很多的煩惱來障礙你,所以出家不是一項很簡單的事情。

過去都這麼說,出家乃是大丈夫事,將相難為,必定要很勇敢,要放得下,那種心靈煩惱,把我們牽絆著,所以我們必定要有這分勇敢,財、色、名、利,我們必定要放得下。

不只是財、色、名、利,放得下,我們還要再起行精進,不貪睡、不貪享受,這才是真正想要出家的人。

有的人就說,出家,光想到要那麼早起床,我就很擔心,出家,和大家團體修行,都沒有特別的自由,這樣我也很擔心,看,出家不是那麼簡單。

光是個人的生活行動,就要和大家平齊,生活有這種的規律,這真的是出家不簡單。

就算讓你出家成功之後,你如果獨善其身,只修你自己的行,那就是第一次的怖魔破除了,讓你靜心修行,不會再來擾亂你了。

但是你如果再發一個大心,我不只是獨善其身,我還要兼利他人,這個時候,發大心的時候,魔王也會怕,你一個人出家,就已經出家了,其他的人,你還展轉教育化度,這樣不是會有更多人,離開三界嗎?所以他們再第二度怖魔。

還有第三次,第三次,當你要成等正覺時,你要覺悟時,同樣,魔還會來擾亂,不過這時的擾亂,就是魔王將要受制伏之時,所以,怖魔有三度。

前兩次,只是讓魔王害怕,怕你會脫離三界六道,第三次,最後就是我們的戒定慧,這分力量,完全展現出來,將我們的威力,正覺的威力已經展現出來了。

出家從因至果 凡有三度魔怖 謂出家時 發大心時 成正覺時 前二但怖 後乃興戈為佛所摧 莫不降伏

那就是超越魔軍,降伏魔眾,再也沒有魔來擾亂,這就是已經降伏,降伏了魔王。

所以出家,常常會遇到很多心靈的困境,我們若有堅定,叫做守心立定,立我們的定,這念心,自然我們就很堅定,所以守戒奉道,道必會,我們若有守戒,我們若依照道這樣去實行,這樣去走,自然我們就能會道,這叫做怖魔。

還有乞士,出家還有一個名詞,叫做「乞士」,什麼叫做乞士?乞就是討,討來,第一是乞法資道,我們向佛就是要乞法,乞也是討的意思,也是請的意思,也是求的意思。

我們常常說,上求佛道,不斷不斷地向上祈求道法,所以法能資道,法就是我們的資糧,就如日常生活,我們要走多遠的路,我們要耗費我們的體力,我們就要吃飯,補充我們的體力,我們的身體,才有力氣,可以向前走,才能有力氣,可做其他的事情。

同樣的,修行就像行道者,行道者必定要有資糧,這個資糧,就是法,我們要不斷乞法、求法,做為我們的道糧,成長我們的慧命,向這條路直走,這叫做乞法資道,所以法,能夠滋養我們的慧命。

再來乞食,乞食就是資身,滋養我們的身體,因為佛陀的時代,他制度出家,大家既然出家,生活上要自己自理,你們大家要每天出外去乞食,以前常常對大家分析過,希望四姓階級能夠平等,希望人人能過這種生活,來調伏自己的心,所以,我們要乞食。

這個地方叫做乞士,士,乃是敬稱的名詞,譬如說一般學士、碩士、博士、紳士、女士等等,都是尊稱的意思,尤其是在學者的尊稱;所以說來,開士就是已經開悟的人,在家也能夠稱為開士。 開士就是菩薩的意思,也是一般在稱的大士,我們現在常常在說的清修士,雖然是在家的形象,也是出家的心,這叫做清修士。

總而言之,現出出俗清淨的形象,這堪稱為堪受敬重,能夠堪得受世間人所敬重的,這叫做,士,被敬重之士。

依教奉道,以理自勝,這都是依照佛陀的教法,按照佛陀的教法去實行,這種道理,我們對自己,真的不要被懈怠降伏了,我們要自勝,勝過我們的懈怠,勝過我們的雜念妄想。

像這樣乞士,和覺有情的開士、清修士,這都是道理在心裡,真的自性能勝過雜念,能勝過其他魔王來困擾。

乞士者 乞法資道 乞食資身 士乃開士 清修士 現出俗清淨形象 堪受敬重之士 依教奉道 以理自勝故 內能調心 外能化緣故 以依法出家 淨持戒律 三業清淨 惟乞食自濟 身安道存 出家戒行

還有乞士,為什麼要去外面托缽呢?佛陀的時代,意思就是,內能調心,外能化緣,我們對內,應該是調伏我們的心,佛陀的時代,來出家的人都是不同的階級。

在印度,四性階級分得清楚,一入佛門,四姓階級都打破,人人都平等,這麼多人要如何平等?總是要生活,自己去托缽,我們也說過了,佛陀的僧團初成,也要讓大家知道,什麼叫做出家人?出家人的威儀,出家人生活的形態,走出去,每一天等於是在化緣,等於是身教說法。

所以對內心是調心,對外是在宣道,也是形態展現僧團的規則,也能讓在家人知道,這是迦毗羅衛國太子修行成佛,所帶領的僧團,這些僧團,依照佛陀的教法在修行,我若供養出家人,我能從他的身上得到福。

所以出家人又有另外一個名稱,叫做福田僧,讓人看了起歡喜、起尊重,布施,啟動他布施的心,這叫做福田僧,這就是乞士的使命。

自己內心調伏自己的心理,在外行,能夠廣度大眾,讓他和佛、法結這分緣,結福緣,這是乞士。

依法出家,我們一定要身心很清淨,我們要依戒修行,因為戒,而生定,因定,而生慧,很清淨地持戒,自然三業清淨,我們「不以貪邪活命」。

佛陀到現在二千多年了,從每天日中一食,出去托缽的生活,一直改變,變到後來已經有叢林,信徒來供養,這樣是不是,只在我們的生活中,剛剛好就好,有沒有起貪念?有沒有,不必出去托缽,不必出去化緣,在叢林中,自然有信徒來供養,我們到底有法給人家嗎?

或者是,只是博取信徒的歡喜,這樣不斷提供給你物質,很豐富,是不是這樣呢?若是這樣,就是貪邪活命。

這不是我們的正命,在八正道中,有正命,我們的生命要活下去,我們應該不能有偏斜,我們要依正法而修行。

各位學佛真的要守好我們的心,所以為乞食自濟,心安道存,那時候佛陀時代是乞食自濟,只吃一餐飯,讓我們的身體營養足夠就好,就是這樣平淡,如此平淡,自然心安,身體健康,道存,永遠道在心裡,我們要走的這條路,能夠很順利。

常常說,法有沒有入心?法入心,我們才能行於道,入人群中,所以出家就是,戒,行,福利檀越,檀越就是布施的人,在家的弟子,我們若沒有持戒,他來供養你,那是浪費了在家人的糧食,所以我們必定要戒,這樣才是真正福利人群。

所以受人的敬重,也要給人有福利,所以乞士,另外一個名稱叫做「除饉」,因為眾生福薄,前世假如沒有法來自資,沒有好好修福修慧,那這輩子就會饑饉,在生活中會貧困,於法的道理中不能通達,所以出家乞士在外面,那就是要去除眾生過去生中,沒有受法,沒有造福,福與慧都沒有,因為乞士才能接引他們,這叫做除饉。

各位菩薩,學佛真的要用心,三無漏學是我們慧命的泉源,在戒定慧,請大家時時要多用心。

2.幸福分享

2-1 幸福影片連結---靜思妙蓮華032-破惡 怖魔 乞士

3.幸福茶香

4.幸福彩虹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