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狗狗師生的愛、關懷與學習13

為愛鬥陣走06-美麗的意外

200304月初,學校的工友先生阿仁跑來告訴我,過幾天有記者要來訪問感動狗狗,心裡又喜又優。喜的是我們又有好機會將感動狗狗推銷出去,俗云:「計利當計天下利、成名當成天下名」,我很清楚靠我們自己的力量很有限,就像捐助東基一樣,一個學期存2000元,若只靠我們,東基大概需要2000年才能籌募到他們的募款金額。所以我們一定要「出名」,這樣才能有更大的力量;憂的是我對許多的新聞報導並沒有太大的信心,許多的新聞所以被報導,只是因為被報導的對象與報社有良好的關係,因此內容常常過度美化或是與事實不符,我也擔心有的報導只是要發佈一個新聞而已,連新聞草稿都是被報導的人事先準備好的,根本不想了解,以致報導的內容與我們的想法有太大的差距。

幾天之後,記者小姐來了,我便帶了四位小朋友到校長室去,準備接受訪問。寒暄之後,記者小姐問我為何想到要做這樣的活動,我便口沫橫飛的說明感動狗狗如何如何,深怕記者小姐無法了解感動狗狗似的,此時記者小姐好不容易的插上一句話說:「你們的感動狗狗不是一隻真的小狗?」原來這位記者小姐是屬於專欄記者,她正在企畫一個「關懷流浪狗系列報導」,聽說本校有老師在做關懷流浪狗的活動,所以就想來了解,沒想到結果是這樣!不過她隨即表示她聽了之後,發現我們的狗狗也很值得報導,所以仍然繼續訪問我和四位小朋友,我看著她問得十分仔細,並在她的筆記簿上寫了許多的東西,使我相信這次的報導內容,應該可以抓到感動狗狗的真正味道。

訪問完後的某日早上,我一到學校,許多小朋友就興奮的跑來說:「老師有我們的新聞喔!」,慧慧的手裡還拿著那一篇報導新聞呢!我接過慧慧手上的新聞,版面好大,差不多有橫式A4的大小,文字由上而下、由右而左排列,右方的大標題寫著「溫暖小手、寫下愛心篇章」,子標題是「感動狗狗是隻撲滿、肚內涓滴是愛的結晶;嘉義六六國小四年級生在老師帶領下,走進關懷世界」,版面的上方放了二張圖片,左邊的圖片是小朋友寫在黑板上的「給東基的一封信」,圖片說明文字寫著:「小朋友以一人一句接龍方式,寫了一封文情並茂的信給台東基督教醫院,童稚的真心真語令人動容」;右邊的圖片是當日訪問後的合照,圖片說明文字寫著:「六六國小四年級學童的團體行動少不了「感動狗狗」,而感動狗狗讓他們的情感如手足,相處和樂融融。」

我邊走邊閱讀著,越讀就越高興,心中非常佩服記者小姐,短短的三十分鐘的訪問,就寫出了令我讚嘆的文章,心裡閃過一個「沒錯,這就是我想表達的東西」的念頭,專欄作者的觀察力與文筆真不是蓋的,這篇文章是這樣寫的:

我們是國小三年級的學生,我們要寫一封關於感動狗狗背後的驚人故事,雖然感動狗狗不是真的小狗狗,但是我們要把錢投進牠的肚子裡的時候,我們就會覺得感動狗狗是真的小狗。我們存的這些錢,是我們辛辛苦苦所存下來的結晶喔!雖然我們捐的錢只有10元、5元、1元,但相信可以存夠兩千元的,希望你們可以用這些錢買有用的醫療設備以及對病人有幫助的營養食品。」

嘉義縣六六國小四年級的小朋友們,一年多前,以一人一句的接龍方式,寫出這文情並茂,真情流露的信給台東基督教醫院,老師讀到兩千元要給人家買醫療器材及營養品時忍不住哈哈大笑,但童稚的真心真語更讓他們欣喜。

一年半前,六六國小三年級老師在一場班親會中,因為家長發出「當今孩子以自我為中心,咸少關心周邊的人事物」的感嘆,於是在「道德與健康」的課程設計了「感動狗狗」教學活動。

「感動狗狗」是一隻撲滿,老師賦予牠具有「關心自己也關心別人」的精神特質,藉由說故事把感動狗狗擬人化,讓孩子學習、體會感動狗狗的精神,然後帶領孩子們跨入真實社會中,展開一系列的生命教育與關懷行動。

老師們在每一學期從社會中尋找一個關懷對象,然後讓孩子閱讀被關懷者的感人故事,藉此充分了解他們為何需要關懷,激發孩子的愛心而能自動自發的將零用錢省下來,投入感動狗狗的肚子裡,用能力所及的行動去幫助這些人。

老師規定「投錢」的準則是不得向父母親要錢,並確定是用感動的手投進去。三學期下來,學生們儲滿的錢陸續捐給台東基督教醫院、瑪莉亞基金會及聖心教養院。除了投錢捐錢外,老師並透過讓小朋友表演戲劇、編造感動狗狗主題曲及舞蹈等方式,加深小朋友的體會。

在聖心教養院的關懷活動中,老師帶領小朋友三次造訪教養院,與重殘的院童相處、做活動,同時在籌募成人重殘養護忠心的園遊會上獻唱,學童們在參與並深度了解已故蒲神父關照重殘人士的故事後,還共同創作了一篇歌頌蒲神父的詩歌:「善良的蒲神父,雖然您來自很遠很遠的地方,卻很愛很愛我們的家鄉」,「雖然您眼睛顏色與我們不一樣,但眼神一樣的慈祥」,「外國人不是您的名號,本國人才是您的勳章」。

「感動狗狗」教學三個學期下來,老師與家長都發現孩子的行為在改變,日前一位同學車禍重傷,孩子們一聽到消息,圍著老師關切傷勢,焦急著想去探望,有兩位同學將自己家裡撲滿的前全捐出來,有人摺紙鶴為受傷的同學祝禱,老師說,這些都是孩子自動自發的舉動,讓他嚇一跳。

班上的慧慧小朋友也在參訪聖心教養院後,向媽媽說「我很幸福,因為我四肢健全,能跳能跑。」媽媽感到孩子一下子變得很懂事。勳勳小朋友則聽到孩子告訴她「零用錢捨不得花,要省下來給感動狗狗」時,心裡暗自驚訝。

「感動狗狗是養在心上」,泓泓小朋友向外人介紹感動狗狗時如是說,對他而言,「感動狗狗是真的!」

而感動狗狗正在擴散牠的感動力,老師將感動狗狗的教學活動設立網站,提供教學模式、內容及「感動狗狗行動」的教學研究,希望結合社會關懷的教學模式能引起更多老師的共鳴,去年十月已有嘉義縣和和國小三年乙班分享感動狗狗的學習與成長,產生了「小感動狗狗」。

當日一早,我立刻將此篇報導影印了60份左右,並將上課內容調整為[感動狗狗新聞專題報導]課程,這麼做的原因是因為我希望每位小朋友都能夠保留這一份新聞報導,又不必保留這一份新聞報導。我希望保留這一份新聞報導的意思是指我們要知道「人家要報導我們」的原因,我不希望每位小朋友保留的是只記得「我們上過報紙」。另外本學期開始的時候,我們配合國語科的「新聞專訪」課文以及學校的敬師月活動,進行了「教師人物專訪」活動,過程中除了運用之前所學得的訪談技巧、文字記錄、錄音、拍照等技巧外,也學習了新聞稿的寫作方法,而這次的新聞稿,剛好可以提供我們一個範本。

由於報導的第一、二段講的就是「給東基的一封信」,我便請小朋友再次的朗誦這段文字,念完了之後,我問了小朋友一個問題:[各位小朋友,你知不知道給東基的一封信是要給誰看的?」小朋友們有點兒疑惑,給東基的一封信不就是給東基的叔叔伯伯阿姨們嗎?於是我們請小朋友們再次的念[給東基的一封信],然後我問他們,去年我們很努力的存了兩千元,你們在信中說希望可以用我們的錢,買有用的醫療設備,(嘿嘿,剛好前幾日我看到了醫療設備的價錢),所以我請他們猜一猜,一部電腦斷層掃瞄大約需要多少錢,有的人猜一萬,有的猜十萬,十五萬.十七萬..不等,於是我拿起粉筆,先在黑板上寫了一個1字,然後在1的右邊逐次的加上0,並請他們幫我算一算,十,一百,一千.....,一千萬,哇!小朋友們都譁然了起來,我笑著對小朋友說:「你們說希望2000元可以幫助他們買醫療設備,.....」小朋友們都不好意思的笑了起來。

我又說:「其實給東基的一封信,並不是要給東基的叔叔伯伯阿姨們看的而已,更重要的是要給全國人民看的。」雖然我們只是捐兩千元而已,但是這兩千元是我們感動的結晶,我相信如果全國人民能夠看到我們這封信,又了解東基目前的需要,也許就會有一萬個兩千元來幫助東基,而這就是我們的希望。

隔天晚上,我在家發了一封電子郵件給記者小姐:內容如下:

  我是頂六國小的感動狗狗老師,很榮幸能夠接受您的專訪,當小朋友們看到您的報導時,都非常的高興。   對於您的專題報導,我反覆的看了幾次,之所以如此,並不是因為上報了,而是因為您確實充分的表達了我們想要說的話,(雖然我們知道的比您多,卻沒有辦法表達你所表達的),卻有幸能夠(還真是幸運的烏龍^-^)透過您的生花妙筆讓感動狗狗充滿活力,精力充沛的到各地汪汪叫。感恩您!敬祝闔家安康  報導愉快」

而記者小姐也回信表示:「謝謝你們的誇獎,其實是因為你們用心帶孩子,所做所為令人感動,才讓我有題材可以發揮,寫出可看性的報導,而我們報社也很重視,將它刊登在全國版(即全國讀者都可以看得到的版面);期盼教育界有更多老師像你們一樣熱誠有心的老師,為下一代建構溫韾社會。」

這個美麗的意外,帶給我們許多的趣味與鼓勵,就是不知道是否真的有人因為看到了這篇報導,而觸發了讀者去幫助東基、瑪莉亞、聖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