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狗狗師生的愛、關懷與學習12 原本預計十二月要進行的「聖心知性關懷之旅」大約延後了三個星期才成行,因為對我們而言「聖心知性關懷之旅」是個艱難的任務。 如之前所提及,這個關懷的過程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我是一個老師,因此我希望我的學生能夠關心自己─認真學習必要的知識與技能,以為將來在社會上能夠立足;我是一個老師,因此我也希望我的學生能夠關心別人─能夠感同身受的替他人著想,做一個自我實現的人。而事實上,兩者是不可能分開的,當一粒粒感動的麥子掉到泥土裡之後,仍然需要吸收泥土裡的學習養分,才可能茁壯而長出更多的麥子來。 記得在當日的最後一個活動,小朋友們在大廳中為所有聖心工作人員朗誦著「蒲神父頌」、唱著「感謝」歌曲時,許多聖心的人員竟流下了眼淚,在那一刻我真的覺得我們已成功的完成了這個艱難的任務,雖然過程從來不完美,有很多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但內心仍十分欣慰,畢竟成功不必完美,而是表示我們真的曾經努力過!在感謝一曲的間奏中,我情不自禁的表示:「在此感謝聖心的朋友們,從聖心之旅的學習歷程裡面,我們不但學會了關心別人,其實也學會了關心自己,我們願學習蒲神父的精神:讓愛永遠年輕。」 回顧這一段為期三個月的學習活動,對我或是小朋友而言,應該都有所感吧!那三個月的時間,我時而驚訝、時而生氣於小朋友們的學習態度、進度,而小朋友們也十分辛苦,戰戰兢兢的趕著老師交代的功課,有時候把下課遊玩的時間都拿來用了還不夠,星期五下午還可能被留下來。沒有對訪談的對象多了解、訪談問題設計,無法引導受訪者有開放性的回答、有的人用數位相機拍了三天,結果一張也沒拍成,不是沒電、就是光線太暗、焦聚不對..等,真是讓人感觸良多。 記得當日的訪談中,八組的小記者一共提出了大約80個問題,例如:「院生如何吃藥、如何復健;蒲神父為什麼要幫助院生;創造聖心時,遇到什麼挫折;蒲神父對大家影響有多大;如果院生感冒會不會很麻煩;蒲神父過世的時候,說了哪些話;社工在聖心如何幫助院生;請問如何幫院生洗澡、按摩?;你們在聖心幫忙快樂嗎?;為什麼要把院生綁在椅子上;除了蒲神父之外,還有哪些神父對聖心有很大的付出;蒲神父過世了,對您影響大不大;院生在做復健時,如果不舒服怎麼辦?您在聖心工作比較辛苦,您會怎樣轉換心情;修女平時做什麼工作」等,也記錄了這些問題的珍貴的的口述資料。 聖心的陳小姐曾告訴我說:院生很喜歡有人來看他們,如果他們大聲的叫著,那是內心高興的意思。是啊!我還記得當我們一邊敲打、一邊唱著感動狗狗之歌時,那個二十歲左右、穿著紅色衣服的小胖妹,眼睛瞇成一線的笑著,一邊興奮的拉著我的手、一邊直嚷著我們聽不太懂的話,社工人員表示:其實她平常不多、也不太走動,看到我們很高興才變了個樣。其實那位小胖妹身體狀況算是很好的,二樓的院生的世界還更小,大部分的時間他的世界可能只是天花板而已,更正確來說,連天花板都只是一小片而已!而當許多小朋友握著他的手,跟他說著祝福的話語時,我不知道院生是不是懂得小朋友所說的話,卻在他的眼神中感受了對健康的渴望! 電視廣告上常出現SK2的廣告,廣告中的明星總是說:「你可以再靠近一點看我…」,來欣賞她那晶瑩剔透的美白皮膚;而照護二樓院生的養護人員也戲稱:「人家每個人來參觀都說:你們二樓的,都是抹SK2的」,聖心教養院的院生也會說:「你可以再靠近一點看我…」,卻不是要大家欣賞他那因長期臥床而與陽光接觸不足的美白皮膚,而是要滿足做為一個人的愛與關懷的需求。 聖心關懷之旅(二)的活動雖然早已結束了,但就像劉院長當日的最後給小朋友的勉勵:「…所以我希望各位小朋友要加油,好好用功讀書,以後為這些弱勢團體、現在是你們的大哥哥大姊姊,但是等到你們長大之後,還有很多小弟弟小妹妹需要你們的關心…」 我希望聖心之旅對感動狗狗師生而言,不是一個終點而是一個起點,「蒲神父頌」最後的一句話是:「感動狗狗願學習蒲神父的精神,讓愛永遠年輕!」,狗狗師生應該時時提醒自己:不論在何時何地、也不論時間有多久遠,都要將院生放在心裡,時時想著他們、祝福他們,也學習蒲神父的大愛精神,時時為需要幫助的人著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