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狗狗師生的愛、關懷與學習07 親身體驗 八月天的暑假,台上的教授正侃侃而談著介紹著小學新課程各領域的重點,陽光照進教室,卻沒有添加一絲的生氣,反而令我更覺悶熱而提不勁來。二、三天的新課程下來,內容是不錯的,但我不喜歡這樣的上課方式,反而比不上下課的時候,三三兩兩的討論著的東南西北,說來好笑,新課程強調彈性、多元、主體性,但我不知道自己的主體性到何處尋。幾日後,學校就要開學,我所關心著的許多重要且實際的問題卻沒有機會透過研習來加以思辯、澄清:感動狗狗已經走了一年,感動零用錢有了!感動狗狗之歌有了!東基、瑪莉亞各捐了二千元了!校慶也表演了!似乎一切都有了!但我不知感動狗狗再來要往何處去。背起行囊,我決定出走!同伴說:「你又要蹺課!」其實剛好相反,在教室百尋不著課程的我,必須要到外面的世界追尋我的課程。走出戶外,一樣的陽光、一樣的悶熱,視野卻遼闊多了,兩旁綠色的田野,給人舒暢愉悅的感覺,果然自然最美,連感動狗狗也來了,他溜進了我的心中,悄悄的提醒我:只有理解還是不夠的!你要親身去體驗、去接觸、去感受。 當晚我上了網,尋找前幾日印象中電視似乎報導過有一位神父病危以及他的遺願,當輸入[聖心教養院]後,搜尋出來的結果大都是它的新聞,還好其中仍有它的電話號碼,顧不得已是晚上十點,我冒昧的打電話過去:「您好,我是一位 p學老師,請問是聖心教養院嗎?明天可以到你們那兒參觀一下嗎?」電話那頭傳來帶點腔調卻十分和藹的聲音:「可以啊!我們歡迎您來!」 隔天,循著地址來到聖心,接待的陳小姐熟練而誠懇的一邊帶領我到各處看看、一邊介紹著聖心的種種,對於我提出的問題則是有問必答,臨走的時候,還提供我許多聖心的資料,包括會訊.基本資料.影片等。回程的時候,我想著感動狗狗說得對:「我應該帶小朋友親自來體驗一番。」聽著聖心的願景、看著院生多重障礙的狀況,當天下午,我在黑板上畫上感動狗狗,我想像著[聖心關懷之旅]我們師生能夠帶給聖心什麼?又能從中學到什麼?報紙上時常會出現[某某單位到某某機構關懷某些人]的報導時,我不免會想到如果事前根本相當的學習課程,就草率的將一群人帶到那兒去,雖然立意良好,但它像是參觀,而不是關懷。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我們之所以強調[關懷],其實常常就隱含著「要做到關懷」,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關懷的過程中,我們勢必要付出、要努力、很可能還得吃苦!享譽國際的保育大使珍古德博士強調:「唯有了解,才會關心;唯有關心,才會付諸行動;唯有付諸行動,我們才會有希望。」 我期待著短短一日的[聖心關懷之旅],卻能夠帶給相關人員美好而長久的回憶;我更期待一日的[聖心關懷之旅],能夠為聖心教養院帶來更多人也更長久的關懷。也因此聖心關懷之旅對我而言是一個教學的挑戰,而不是在某個日期的一個活動而已。為了讓夢想成真,我們的關懷之旅正式與學習之旅搭上了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