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狗狗師生的愛、關懷與學習01

一粒麥子

自從二年前將2000劃撥到東基後,就開始定期的收到東基寄來的雙月刊,月刊的名字很有意思,叫做[一粒麥子],刊名旁還附了說明:一粒麥子不落在土裡死了,還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每當看到這段文字,總會讓我不由自主的咀嚼一番。我猜想,掉到泥土裡的那一粒麥子,其實並沒有真的死去,因為當更多的麥子長出來時,我看見了它生命的最美之處。

回顧二年前的一個偶然機緣,我們孕育了感動狗狗。後來卻漸漸的發現:感動狗精神[關心自己也關心別人]的精神,原本就存在每一個人的心中,只是我們是否願意擁抱它而已。我發現若能真心擁抱,將發現[關心別人]不過是它的前奏而已,接下來的將是一連串令人陶醉的旋律,我愉快的跟著旋律起舞,拓展了許多前所未有的視野,體驗與學習了許多生命中難得的經驗,才乍然明白感動狗狗之歌,是一首關懷之歌、一首學習之歌、一首生命之歌。

許多時候我問人、人也問我:「感動狗狗是一隻真的狗狗嗎?」其實我也不太確定,卻真實的知道在感動狗狗的帶領下,我和學生一起寫下了許多感人的故事,我也樂觀的相信:感動狗狗會在未來的日子裡,帶領更多的人,譜出一段又一段美妙的關懷生命之歌!而這一切,要從一個撲滿說起。

大約已有五年之久了吧!我的一位學生送我一個白色陶器撲滿,大約是二十五公分高、二十公分的寬與深,矮胖的狗狗造型設計,左眼周圍加上一圈黑輪,模樣十分可愛!我想這位學生當時應該也花了不少的心血?!之後,我便將撲滿放在辦公室中達三年之久,直到二年前…。

那是20011026日的夜晚,我與學生的家長在教室開著班親會(一個班級導師與學生家長的會議),會議進行了大約一個多小時,已近尾聲,我說:「感謝各位家長今日的參與,不知道各位還有沒有問題,如果沒有的話,我們今天的班親會就…」。

就結束了?!此時我看到有位媽媽欲言又止的樣子,後來她才表示:「現在的小孩子,都好像只會顧自己,比較不會替別人著想,像我們家的…,希望老師能多利用機會教導同學要多關心別人…」,因為這一席話,將我帶到小時候的印象中。

記得那時,早上第一節課[生活與倫理]時間的時候,老師常會告訴我們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若是升旗的時候,導護老師則會上台根據當週的中心德目,勉勵我們一番,(中心德目價值大概不脫忠.......平!)可惜言者諄諄、聽者藐藐,多數人都覺得太八股一些,我也不例外;如今自己就是老師,想到自己在傳統文化、人文價值被漠視的大環境中,常會有難以著力的困擾。

從那天起,我會不由自主的想起那位家長的話:「現在的小朋友,不太會關心別人,只想到自己!」卻一時也沒有好法子,直到一個星期後,我在辦公室看到狗狗撲滿時,突然靈光一閃,心中有了打算,我懷著興奮的心情,立即將撲滿帶到教室,獨自的看著它、想像著它,竟有越看越可愛之感。回家後,我開始提筆寫了一份通訊給家長們,信中如此說著:

「各位家長您好,前幾天的班親會中,有媽媽提到希望小朋友能夠多關心別人,所以從今天起,老師想要介紹許多令人感動的真實故事給同學認識,並一起學習他們[關心自己也關心別人]的精神,並期待大家將感動化為行動,捐出自己的零用錢到狗狗撲滿中。… 不過,這個錢一定只能是零錢,不可以是大鈔。各位家長也不要特別拿錢給小朋友存到裡面。這樣規定的目的是因為我們希望每一塊錢,都是小朋友省吃儉用後所留下來的血汗錢,這樣當他投進去的時候,我們才能確定他是用[感動]的手投進去的,這樣[感動狗狗]才會有生命力…

幾天之後,家長陸續回函表示支持之意,分別表示著:

提議很好!本人表達非常的支持與熱心,只要老師有任何的正確的指導的原則,我們都非常的支持,謝謝!」

心動就要馬上行動,了解而實際行動真是太好了,感謝老師的用心讓學生有良好的機會學習,”付出與愛心”是相當好的活動,配合學校課本教學而運用於實際生活上,是一個相當好的實例,老師辛苦了,謝謝你的用心。」

感動狗狗這個活動非常棒!也非常有意義,平常我們也多鼓勵小孩養成儲蓄的習慣,能用小朋友平時省下的零用錢,再來幫助需要的人,更具有教育意義,感謝老師如此用心,辛苦了!」

就這樣,感動狗狗在家長祝福中誕生了,而我也開始著手設計一個奠基於[以了解為關懷基礎]的學習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