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老師
感動狗狗教師團隊通訊(二) [感動電池小天使專訪]觀察報告 Dear dogs: 昨日回家後,才發現自己的疲憊,對於老婆吩咐的事,只好意興闌珊的答著:「喔!我先休息一下,等一下再做...。」原來狗狗老師昨日化身為狗狗記者,出了一趟採訪任務!雖然咱們設備不好、專業不足,不過數大即美!一位拿著錄音筆訪問,宛如文字記者;一位有模有樣的拿著DV,宛如攝影記者;一位以數位相機拍照,宛如影像記者,此三者合一,再加上隨行的幾位狗狗學生一字排開,倒也蠻唬人的。難怪部份受訪者,面對著鏡頭與訪談,可是緊張.不好意思得很,看來我們若稱自己為「感動狗狗關懷電視台」新聞採訪小組,也不為過? 對於昨日的採訪任務,可說是在計畫中又不在計畫中。因為早於七月初的狗狗班群會議中,已有製作[感動電池系列活動]教材之共識,但教材著重為智障者進入職場前後的種種過程記錄,而昨日的採訪任務,卻是因為在7月23日的[蒲神父逝世週年追思之旅]活動中,與大愛電視台的記者潘小姐有一面之緣,雖然當時未及詳談,但潘小姐留下e-mail以為聯絡,狗狗老師便透過它傳送了一些感動狗狗的資料,一個星期後,潘小姐來電表示電視台想拍一些[感動小天使]回收電池的動作,狗狗老師知道這個好消息後,當然樂意配合,因為這對狗狗師生是一種肯定,更是我們一直以來的夢想:將感動狗狗的關懷精神傳到世界各地!由於適逢暑假期間,狗狗老師決定先行實地拍攝一些感動天使的資料,一方面做為感動電池教材,一方面也可提供給潘小姐參考。 經過昨日的實地採訪,除了大致完成[感動電池小天使]教材原始資料外,在採訪的過程中,也有有不少的發現! (一)感動電池天使與父母:感動電池天使的態度大多十分積極,常會利用機會與自己的人脈來進行回收任務,若遇有人質疑為何要回收電池?也能大致說明回收的價值(多能把握環保與助人二個面向,但更清楚的說明則沒有,所以更深刻的認知部份,應可在課程中再多著墨一些)。而其父母也大都了解小天使回收的行為與方式,且會受其態度影響,從支持行為→認同價值→參與行動。 (二)天使的慣性突破:部份的小天使會為了回收廢電池的動作,而突破自己原來的行為模式。(1)性格慣性突破:有位家長表示她也很奇怪,他家的小天使明明是比較害羞的,怎麼敢去跟原本不太認識的人接觸。了解之後,他發現為了回收廢電池,他就是敢這樣做!(2)行為慣性突破:有的小天使表示,他原來沒有接觸外界的習慣,但是為了回收廢電池,他願意嘗試改變行為習慣,較主動去接觸周遭的人事物。 (三)對人的經驗:除了害羞的原因,讓我們不好意思跟不熟悉的人回收廢電池之外,可能有個原因可能是我們無法預期當事人的反應,而有點兒卻步。小天使的親身經驗,則告訴我們社會上的人,還是善良和藹的居多! 例一: [你跟不太認識的說你要回收廢電池,他們的反應怎樣?] [他們都覺得很好,對我們也都很好。] [一開始他們會不會覺得你很奇怪?] [剛開始會,我們跟他們說回收廢電池的原因,就不會了。] 例二: [你不太認識他,會不會有一點兒害怕要跟他說回收廢電池的事?」 [會呀!] [那你為什麼還敢問?] [因為回收廢電池,可以幫助人,所以我就敢問。] [那問的結果呢] [他們都覺得蠻好的!] (四)拉近距離:師與師;生與生;師與家長;師生與社會。 (1)師與師:狗狗老師在彼此的互動中,漸漸產生了一個(行動型的)協會與(學術型的)學會的作用教師團隊。它有讀書會的互相分享心得感想的作用,又因必須互相的合作.分工來行動已完成某些任務。使得教師團隊之間的合作很自然的十分緊密,分享教育上的想法時,也因有具體的經驗而更有默契。 (2)生與生:感動小天使雖然不同班.不同校.不同年齡,但因有共同的願景與活動,而更有交集而不完全陌生,有助其擴展生活經驗。 (3)師與家長:此指一群老師與家長,狗狗老師們一樣能與非所任教子弟的家長談孩子的教育,而不致有太大隔閡。 (4)師生與社會:教室不是象牙塔,社會也不會太遙遠,狗狗學生在狗狗老師的帶領下,實際與社會接觸,且由於我們以關懷為媒介,特別容易看到社會的光明面與愛的層面。 (五)其他:有一位小天使表示在投入此活動時,而與該社區的鄰居有更好的互動中,從中也感受到鄰居親切的招待,而表示學習到招待客人的良好態度。 但也有一些隱憂,值得我們注意、改善與深思。 (一)回收的正當性:有位小天使家長告訴我們,有人會表示:[都是在騙人的!」的確,社會充斥許多掛羊頭賣狗肉的機構與作法,所以除了要讓狗狗偵探了解回收廢電池的意義與價值之外,狗狗師生也應更進一步的了解該機構的願景與實況。 (二)回收的安全性:社會充滿陷阱,在回收的過程中,安全是最重要的,畢竟感動狗狗偵探的年紀小,因此應該避免可能有安全顧慮的回收動作,應該要教導狗狗學生對自身的安全,有足夠的警覺性。 (三)回收的單純性:由於教學上的考量(不是數量上的考量,也不是獎勵上的考量,主要是我們必須區分若全部有2000顆,究竟是1個人.10個人....的差別,才能適時的給予較佳的引導),但有位小天使媽媽表示:他的小天使希望下月是全班回收量最多的,競爭也許沒有什麼大礙,但我們在意的是[為何回收廢電池]的單純性變得有些模糊了,所以如何引導小朋友認真的回收廢電池,但不是為了爭..,而是為了背後的人文關懷,也是我們要更加努力的地方。 (四)回收的教育性:通常家長們會將[回收電池]定位在做善事,所以大都樂見與支持這樣的活動。可是從教師的立場來說,[感動電池]並不僅著眼於此,有一半的重點,我們是放在[學習]上。所以利用這樣訪談的機會,狗狗老師會跟家長傳達這樣的概念:每次感動狗狗在[幫助]相關機構時,該機構都會對我們的行動,表達感謝之意,但我們也一樣的會向他們表達我們的感謝。因為身為教師,我們並不是為了要幫助別人,才設計這樣的教學活動,我們除了希望培養學生的關懷之心外,也有責任培養學生的各種基本能力。例如:我們希望能引導學生關心其所關心之外,也要認識其所關心,因為越深刻的認識,關心才可能持續而有效。而認識對象的主要方式之一,便是透過閱讀,因此閱讀的能力是必須要去培養的;又如當感動小天使真的認識了,他要如何表達這樣的認識讓更多人知道呢?主要的方式之一便是表達的能力,因此表達的能力也是必須培養的;又或者他兩者能力皆已具備了,但態度上怯於嘗試.害怕失敗,而不願不敢勇於嘗試,因此勇於嘗試的精神,也是必須要學習的,諸如此類,我們無法將關懷(情操)與學習(能力)分開來看,因此感動狗狗除了是一個[付出給予-關心別人]的關懷之旅,我們也不能忽略它同樣也是一個[自我成長-關心自己]的學習之旅。 半日奔波後,斜照的陽光亮灑在阿里山公路上,不知為何?車子行駛的速度似乎變得緩慢些,車上的狗狗師生有點慵懶的說著: 「沒想到要這麼久!我以為很快就是拍一拍、問一問而已,很快就好了,沒想到要這麼久。」 「本來就不容易,我回去會把今天的影片剪輯起來,你可以從教學的角度想一想旁白的部份。....如果有二部錄影機同時錄影,影片就更好處理了!」 「我回去會先把圖片處理好,明.後天要到高雄,但聲音的部份我會盡快完成。」 「不要只寫給學生看的感想,給老師看的種種觀察也記得要寫上去,…嗯!我看給老師看的部份我來寫好了。」 阿彌陀佛!我真的完成了心得部分了!ㄟ,其他的,看你們的了!:)
狗狗老師(徐進宗) 2003.08.09 |
[感動電池小天使專訪]內容記要
次序 |
人物 |
內容摘要 |
地點 |
備註 |
1 |
宜庭 |
告訴媽媽,並將學習單拿給媽媽看,媽媽知道後,主動拿到工廠的公佈欄張貼。 |
中埔鄉 後庄的工廠 |
|
2 |
宜庭媽媽 |
除了將學習單貼在公佈欄之外,主要是以口頭說明的方式告訴同事:回收電池可幫助聖心教養院,也在工廠放了一個電池回收筒。 |
||
3 |
紀樺小姐 |
學生的時代就曾經接觸過智障團體(若竹文教基金會),因此十分認同這樣的活動,也熱心的進行回收工作。 |
||
4 |
貴鳳女士 |
十分認同這樣的活動,因此熱心的進行回收工作。 |
||
5 |
毓倚媽媽 |
表示都沒有協助其回收電池,但是稱讚毓倚回收的態度十分積極。 |
中埔鄉興化部 |
|
6 |
毓倚 |
主動跟社區的鄰居說明感動電池回收的目的,目前大約有十個家庭左右會將廢電池交給毓倚。 |
||
7 |
百鴻 |
跟媽媽說明感動電池的事情(還會唱感動狗狗之歌及跳舞給媽媽看),也會詢問鄰居有無廢電池。 |
||
8 |
百鴻媽媽 |
主動告知鄰居、工作伙伴,以及親戚等。 |
||
9 |
百鴻叔叔 |
十分認同這樣的活動,會將廢電池交給百鴻。 |
||
10 |
婉菱媽媽 |
稱讚婉菱很認真的回收廢電池,也很清楚其回收的方式,媽媽也主動詢問親戚朋友有無廢電池可回收。 |
||
11 |
婉菱 |
與弘偉同學會定時的在頂六街上挨家挨戶的詢問有無廢電池可回收,表示這樣的動作已經有十次以上了。 |
中埔鄉頂六地區 |
|
12 |
貴香小姐 |
婉菱表示貴香小姐是頂六街上較熱心協助其回收電池的大姊姊,由於婉菱之前就常去其店裡買東西,彼此頗為熟悉。 |
||
13 |
淑枝女士 |
進宗老師的姊姊,在其服務的菸酒經銷公司的電梯中貼上感動電池學習單,還寫上讀後心得,並且將感動狗狗新聞報導一篇貼在上面。十分認同這樣的活動,貼在電梯上是因為公司的人經常要上上下下的,多少可以看一看。另外老闆也蠻支持她這樣做的。 |
嘉義市 |
|
14 |
耕宇爸爸 |
知道耕宇在進行廢電池回收工作,但詳細內容則不是很清楚。 |
水上鄉 |
|
15 |
耕宇 |
主動請鄰居的鐘錶行伯伯將廢電池送給他。 |
水上鄉 |
|
16 |
鐘錶行伯伯 |
表示舉手之勞而已,原本鐘錶行公會就有在回收廢電池,因為耕宇要廢電池,因此就將廢電池改送給耕宇 |
||
17 |
弘晉媽媽 |
表示弘晉很熱心的在做回收工作,對於感動狗狗的事情也頗瞭解,還指著貼在其牆壁上的一則感動狗狗新聞報導給我們看。 |
||
18 |
弘晉 |
會主動的跟周遭的人士接觸,請其將廢電池交給他,表示由回收電池這個學習活動中,收穫很多。 |
||
19 |
弘晉鄰居 |
弘晉的好朋友,協助弘晉回收電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