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之女的聖召
修女,是不平凡的天主之女。當她們戴上頭巾、包覆起頭髮,神秘似乎就從這裡開始,她們心甘情願放棄世俗的一切功成名就與誘惑,她們透過祈禱與靈修接近天主,以完全的生命為天父、為耶穌基督的愛作見證!
嘉爾默羅傳教修會
爾默羅修會,可遠溯到十二世紀時,十字軍在巴勒斯坦嘉爾默羅山上所創立的一個小團體,這個團體以先知厄里亞的生活方式為榜樣,聖母瑪利亞為修會的母親與皇后。到了1860年,方濟•伯嶁(Francisco Palau )從他的教會的神秘經驗中,創建了具有使徒精神的「嘉爾默羅傳教修會」,與原先所屬隱修會性質的「嘉爾默羅修會」相較,有著更積極的福傳精神。
爾默羅傳教修會的特色,是「靜默」、「獨居」和「不斷的祈禱」。
聖母瑪利亞的臨在貫穿整個修會的歷史,她是修會的母親、朋友、模範和獻身生活的理想,其福音傳播精神是藉著愛與服務使基督臨在於人間。
因此,「嘉爾默羅」的意思,就是「祈禱」……「瑪利亞」……「見證」。
而「嘉爾默羅傳教修會」的會訓,「我現在及未來為教會而生活,我從活著到死都為教會」(I live and will live forthe CHURCH; I live and I will die for her.)也就因此有著濃厚的為教會、為天主服務的使徒精神。
修女,是很平凡的世間女子。她們和普通女子一樣有著摯愛的家人,她們讀書唸大學,她們多數曾經在社會上有一份不錯且穩定的工作,她們多數曾經有著如詩的少女情懷,然而,在世俗的盡情玩樂中,她們卻總感到心靈深處有一種寂寞與空虛──渴望著天主的召喚。
天主之女的考驗──嘉爾默傳教修女會
一群菲律賓嘉爾默羅傳教修女會(Carmelite
Missionaries)的修女,十多年前離開自己的家鄉來到台灣,在嘉義、在新竹為天主的弱小孩子付出她們的青春與生命,無怨無悔。
她們是誰?她們如何接受天主的聖召?她們為何願意讓生命在天主的國度裡轉彎?她們在生命的轉折點如何勇敢抉擇?…………
十多年來,許多嘉爾默羅傳教會的修女陸續來到聖心教養院服務,她們之中有些人暫時離開又回來,有些人派往其他國家或台灣其他機構服務、進修,但,聖心教養院一直是他們在台灣的「家」,目前修女會的院長是當年最早一批來到台灣的孫暉芸修女。
要成為一位「真正」的嘉爾默羅會修女,不是件輕率、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必須經過將近十年的考驗與學習。首先,入會之前要先作I.Q.測驗及心理測驗,然後進入修會先過一年的適應期,這段時間是要讓甫離開世俗社會生活的平凡女子們,學習如何過修會的團體生活,不斷祈禱,讀聖經。接下來是為期兩年的「初學」,修女們慢慢適應修會生活後,開始研讀教會歷史、深入認識天主教教義、認識其他宗教,另外還有心理學、音樂課等。
等通過初學階段,修女們就可以發「暫願」──貞潔、神貧、服從,緊接著進入約六、七年更嚴格的考驗階段,包括到神學院研讀兩年的神學,並前往修會的機構參與實際的社會服務,不斷確認自己的意願,才能發「終身願」,正式成為嘉爾默羅傳教會修女,將一生奉獻給天主及教會。
以救護車趕赴聖召──滿詠萱修女
臉上總掛著微笑的滿詠萱修女,矮矮的身子雖然才一百四十幾公分,但當她坐上教養院九人箱型車的駕駛座,沒有人可以忽視她的存在及「神勇」,當初她還很懷疑自己短短的腳踩不到油門、煞車,擔心看不到前方的道路,如今,恐怕沒多少人比她更熟悉嘉義沿海到嘉義市區任何一條大馬路或捷徑。
滿修女出生在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友家庭,讀國中時,有一次到醫院幫忙照顧親戚叔公,雖然她個子是那麼嬌小,還得整個人爬到病床上才能幫叔公翻身子,但她很喜歡這份臨時的「小護士」工作,她不但照顧叔公,還幫其他病人倒開水、跑腿,好像眾病友的「小天使」。那段時間,醫院裡的生、老、病、苦衝擊了這位早熟的少女,她在心裡立下了將來長大要當護士的願望。
然而好事多磨,她雖然一心想當護士,卻因身高太矮而無法如願以償,只好退而求其次,當個藥劑師。在讀大學時,她因經常接觸教會的修女,心中不禁也希望自己能成為修女,這樣更能夠全心全意照顧需要幫助的人,那時候,她因聽過修會的修女提起印度的痲瘋病人,便想如印度德蕾莎修女那樣終身為痲瘋病人服務。
儘管心中很想成為修女,但現實生活中有著許多壓力──她必需賺錢照顧求學中的弟妹,因此大學畢業後,她選擇到偏僻的小醫院工作。她原以為,只要距離夠遠、時間夠久,心中那當修女的念頭就會消失。
在鄉下小醫院工作了兩年,下班後她常和朋友出去玩、出去瘋,好像很快樂,但她的心裡卻越來越飢餓,她總覺得「這種快樂是暫時的,不是一種完成。」尤其,每天傍晚當教堂傳出陣陣叮噹鐘聲,她心裡就會不平靜,甚至晚上睡不著。
不想面對的,卻始終躲不掉。終於,時候到了!
有一天,弟弟突然從家裡帶來一封嘉爾默羅傳教會修女給她的信,信封上寫著「緊急」。她拆開信,裡頭修女只簡單寫說,有很重要的事,要她趕快去修會。
到底是什麼事?真有這麼緊急?不管了,滿詠萱急急忙忙向醫院請假,院方看她很緊急的樣子,還特別用醫院的救護車飛快送她過去。當伊嗚伊嗚的救護車衝到修會門口,修女們全都跑出來看事怎麼回事,這時,滿臉緊張的滿詠萱下了車,修女告訴她,別急,沒什麼特別的大事,是修會有個五天的聖召研習會,希望她來參加。
這時候,滿詠萱藥劑師知道了,天主的召喚已經來了,心裡反而很平靜,不再有任何掙扎。儘管爸爸擔心她很愛玩,可能受不了修院生活,媽媽也捨不得她吃苦,但她心意已堅定,毅然辭掉工作來到馬尼拉的修會初學院,那一年她二十四歲,將自己交給天主,靠著天主的力量,她一路走過來了,而且,從菲律賓來到台灣。
妳去那裡了,我們等妳好久了──納婉華修女
戴著一副又大又圓的黑框眼鏡,皮膚黝黑的納婉華修女總以狂放的開懷大笑,以及近乎「沒大沒小」的幽默感,時時刻刻開人家的玩笑,連平日比較嚴肅的嘉義教區主教,也經常被她逗得有些手足無措,她整天哈哈大笑,在眾人之中吸引所有的目光,她現在是聖心教養院的教保主任,負責管理近百位院生的生活起居及照顧、養護工作,當然,所有教保老師與保母都是她最得力的左右手。
納修女出生在極熱心的天主教友家庭,每天晚上全家必定一起祈禱、唸玫瑰經,由於父母親都是老師,儘管當時家裡幾個孩子正在就學中,剩餘的錢不多,但還是經常幫助附近的窮人,甚至還向商店賒借米糧來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因為她爸爸認為,米店知道這一家人有固定的工作,願意讓他們賒欠。
納修女說,她小時候在教會看過關於非洲貧窮弱小者的影片,因此在還是少女的時代,就有過想當修女去非洲服務的念頭。不過,天主的聖召並沒有那麼容易來臨,她的數學很好,大學時候讀工程科系,她覺得即使不當修女,自己還是可以到非洲當工程師,建房子、建橋樑、蓋水庫等等。
大學畢業後,她考取了工程師執照,進入了類似高速公路管理局的政府機構,規劃開闢道路、建醫院、建學校等,除了在辦公室裡做規劃,也得經常到現場監工,薪水很優厚,而且,在長達七年的工程師生涯,同事們多半是男士,大家都是年輕人,玩得很瘋、很快樂,她身邊也自然不乏異性追求者,她曾經有個想當神父的異性朋友。
儘管工程師的生活很忙碌也很讓人羨慕,但天主的召喚終究還是來了!
有一次,納婉華去上管理的研習會議,會中安排了參觀一座教養機構,當她看著那麼多身心障礙的孩子,突然好想哭!尤其,孩子們的眼神,好像在對她說:「妳去哪裡了?我們等妳好久了!」
這時候,納婉華工程師聽到天主的聲聲呼喚,她考慮了將近一年,終於進入嘉爾默羅傳教修會,那一年她二十八歲,將自己奉獻給天主。
「我是個不乖的修女ㄟ?!」納婉華修女的個性極為開朗、幽默、豪爽、不拘小節,甚至可說是個很有男子作風的女子,不但同事們聽她說要當修女很不可置信,連她自己都一度懷疑這樣的個性,到底能不能「安靜」下來?而疼愛她的媽媽也為了她想當修女而哭了幾天,不跟她說話。
不過,納修女知道這是天主巧妙地安排,修女不一定要嚴肅啊!修女也可以跟人家開玩笑啊!而她以前那位異性朋友,後來曾經帶著妻子和小孩到修會探望她,納修女又忍不住開人家玩笑說:「這個小孩本來應該是我的……。」
多年後,納修女來到台灣,她總是很驕傲地說:「我在聖心有一百個孩子耶!……」
即使全世界只有我和耶穌──孫暉芸修女
微笑起來相當優雅、溫柔的孫暉芸修女,是第一批來到台灣的嘉爾默羅傳教會修女,在新竹學過中文後才到偏遠的嘉義東石。在新竹學中文時,有一次她出去買雞蛋,但是她不會講閩南語,而村子裡雜貨店的老闆聽不懂怪腔怪調的國語、更聽不懂英語,比手畫腳了半天,孫修女最後把自己「假裝」成一隻母雞,咯咯叫了半天、雙手當成雞翅不斷揮舞,再用手掌比出一個圓圓的球狀,這下子,老闆終於懂了,拿出雞蛋,花了半小時才買到雞蛋的孫修女終於鬆了一口氣說:「感謝天主!」
孫修女雖然從小就是天主教徒,家人也都是教友,但她從來沒有過想當修女的念頭,而且一直到大學二年級,才慢慢對耶穌、對教會有較親密的歸屬感。二十歲時,她從大學唸會計科系畢業,同時學以致用,很順利進入政府機構的會計部門工作了七年,生活中有很多男的、女的好朋友,大家都常玩得很快樂,可是,她的心裡總是有種「空虛」的感覺,不知道為什麼?
孫修女在感到人生有些徬徨的時候,到教會向修士尋求協助與輔導,也很認真地參加教會的各種活動,漸漸地,她發現自己似乎很適合走天主的道路,心中有了一個決定──她願意開放自己接受天主的旨意,不管天主要她繼續工作或進入修會,她都願意接受。
足足經過長達四年對自己的觀察與考驗,最後,她終於有了一種很強烈的感覺──即使全世界只有我和耶穌,我也願意這樣。二十七歲那年,她終於確定自己的聖召了。
要做出這樣重大的人生決定,多少還是有些掙扎,痛苦當然也是有的,很多自己喜愛的東西,以後就得捨棄,例如她很喜歡游泳而且經常參加比賽,一但成為修女,就再也不能經常游泳了(修會沒有游泳池,但後來,還是有機會在僅有修女的私人游泳池下水)。
決心進入修會時,孫暉芸會計師的媽媽正好在美國姊姊的住處,聽到消息,媽媽緊張不已,叫她千萬別立即進入修會,一定要等媽媽回家再說,不過,經過四年考慮才做下的決定,怎會輕易後悔,就這樣,孫修女進入的嘉爾默羅傳教修會的初學院,人生在這裡從此奉獻給天主。
【註:每一位修女的聖召,都有著奇妙而感人的故事,她們毅然捨棄原有的生活,將生命奉獻給天主,無怨無悔。在此僅以滿修女、納修女及孫修女的聖召故事,與大家分享她們的喜樂。】